三乡镇介绍
三乡乡位于宜阳县最西部,距县城45公里处,属半山半川区农业乡。东接韩城镇,西与洛宁县城郊乡接壤,北与石村乡相连,南与张午乡隔河相望。总面积52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3.2万人。 三乡乡是农业大乡。近年来,利用荒坡嫁接发展了3000亩鲜食枣;川区发展了6000亩西瓜,西瓜以其皮簿、味甜闻名豫西地区;山区发展了4000亩崤山烟叶,倍受各地烟厂青睐;三乡乡种植大蒜历史悠久,以其皮簿、瓣大、味辛辣、隔夜不变质而闻名省内外。同时是宜阳县优质沙兰杨生产基地,林木贮积量达40000立方米以上。2003年7月被省无公害认定委员会命名为河南省无公害大蒜、大枣生产基地。2003年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一批板材厂、水电站、电解厂在三乡投资建厂。结合三乡实际,全力打造千亩双孢蘑菇基地,并投资500万元建设双孢蘑菇加工企业,制定出了“一年脱贫、两年致富、三年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三乡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故里。近几年来,兴建了李贺碑亭、李贺文化广场等,境内有光武庙、五花寺塔、竹阁寺等,形成了以三乡周围诸多建筑群为依托,以三乡地区丰富的汉唐、宋金文化为基本内涵的人文型旅游景区。 2003年全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000万元,财政收入1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00元。2004年合同招商引资5000余万元。 三乡乡党委、政府根据本乡实际制定出了“三年跨越三大步,一年财政增收100万元,三年实现撤乡建镇”的奋斗目标。确定了“产业富民、工业兴乡”的经济发展思路。突出重点抓好基层党建、农业产业化调整、非公制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从而促进三乡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全面推进三乡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九都大蒜 “九都大蒜”主要产于宜阳三乡、韩城两地。其特点是:瓣大、皮白、味浓、产量高,易贮藏,抗病虫能力强,全县常年种植面积6000亩左右,年产量5000多吨。不仅在豫西驰名,而且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香港、澳门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宜阳种蒜历史悠久,公元前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大蒜已引入该地,到明……还有1个地名与三乡镇同名:广东中山市三乡镇以下地名与三乡镇面积相当:山东聊城东昌府区张炉集镇四川凉山州西昌市洛古波乡四川巴中恩阳区渔溪镇四川宜宾江安县桐梓镇四川资阳乐至县双河场乡湖南郴州永兴县悦来乡浙江省绍兴柯桥区夏履镇福建漳州龙海市颜厝镇湖南湘西州凤凰县茨岩乡江苏扬州江都区丁沟镇浙江省衢州衢江区太真乡四川眉山东坡区悦兴镇
三乡镇景点列表
-
-
兴泰宫遗址
兴泰宫遗址位于赵堡乡西赵村上沟与下沟之间,为一唐代宫城遗址,是当年武则天所建的行宫。该遗址坐落在山凹中,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地表现存有宫城南门、南墙、东墙及大量的碎板瓦、筒瓦、绳纹砖等。南墙东段... [全部]
-
-
苏羊遗址
苏羊遗址位于张午乡苏羊村洛河南岸的高台地上,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800米,北临安虎路,南依华岳。遗址文化层厚达6米左右,陶质有夹砂红陶、陶灰、黑陶及彩陶。可识别器型有红陶钵、缸、酒器、小口尖底... [全部]
-
-
召伯甘棠
诗经·甘棠》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拔;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这里记载的故事,就发生在宜阳县西北4公里处郑卢路北侧的甘棠村。甘棠为古代交通要道上的一个... [全部]
三乡镇特产列表
-
-
水沟庙大蒜
水沟庙大蒜是河南洛阳宜阳县的特产。 水沟庙大蒜产于唐代诗人李贺故里、九朝古都洛阳三乡镇,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水沟庙大蒜”蒜头大、色泽白、瓣大、皮薄、易剥皮、耐储藏。蒜汁味鲜,浓而不沉淀,是餐厅、酒... [全部]
-
-
苏呼欧拉羊
苏呼欧拉羊是青海省河南县特有的畜种,是经过野生盘羊和藏系绵羊不断杂交、繁育后形成的皮肉兼用型优质羊种。2005年9月在首届青海省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展示会上被评为优质畜种。 生长发育快、产肉量高、肉质无... [全部]
-
-
油锅盔
青海特色面食。两面都上了火色的厚烙饼。将发酵好的面团揉匀,做成比烙馍的锅底略小的圆饼,厚约3-4厘米,放进烧热的锅里,并用筷子在上面戳几个小眼,使饼受热后空气从中逸出。盖上锅盖,用文火烤烙。待挨锅底...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