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村镇介绍
一、历史由来 范村原名康乐村、康乐堡,明万历年间更名为范村至今。清代范村一带为修文乡曲河里,民国属第二区。解放后,范村属第五区;1956年撤区并乡,设范村乡;1958年成立范村人民公社(东湖公社),1983年设范村镇。2001年2月,太谷县人民政府实施撤乡并镇改革,将东山区的王公乡并入范村镇,新的范村镇的总面积达303.39平方公里,成为太谷县所辖面积最大的乡镇。 二、人文地理 范村镇地处东山谷口,位于太谷县城东部25公里处,下辖38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总面积303.39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30万亩,耕地4.08万亩,人口15786人,两分平地八分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农业镇。这里与榆次、榆社、和顺三县市相接壤,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驿站,省二级公路太长线、太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太焦铁路贯穿全境,西与108国道、南同蒲铁路相连。山川平地交接,自然景色优美,人文历史浓厚,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 范村镇有丰富的地理人文资源。棋盘山、雪峰山坐落于全镇东部,东接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的八伏岭,是太谷县重要的自然风景区。岭下有蓄水2900万立方容量的郭堡水库,有投资几亿元的避暑胜地——梅苑山庄。温家庄的千年古檀四季常青,枝繁叶茂,蚍蜉村真圣寺,为金代建筑;圆智寺、姑姑庵、东阁楼坐落范村,古韵犹存;一个帝王师,两个一品官,四个阁老及列清朝前期“五十功臣”之一的牛天畀提督和受到毛主席、江总书记亲切接见的范村民兵英雄贾毛猴、孙五儿等英杰人物更是层出不穷。 三、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三农”政策及各项惠民政策的支持下,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围绕发展主旋律,以发展设施蔬菜和和旅游业为思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致力打造“三晋旱垣温室第一镇”和“三晋旅游名镇”两张名片。 2013年,范村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以组织建设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主线”的工作部署,在组织建设、四个一工程、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明显突破。范村镇形成了以“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为核心的发展格局。 太谷饼 太谷饼,是一种面制炉烤的实心饼,直径12厘米,厚约2厘米,周心薄厚均匀,表面呈现茶黄色,粘有脱皮的芝麻。食用时有酥而不硬,软而不皮,香甜不腻,利口不粘牙的特点。还具有存放四不变的特色。即存时间一月以上色、味、质、软硬程度不变。(晋中)产于晋中平原的太谷县。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炉烤的实心面饼,可以……以下地名与范村镇面积相当:河北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小坝子乡湖南邵阳城步苗族自治县白毛坪乡福建龙岩新罗区适中镇湖北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江西上饶婺源县赋春镇湖北襄阳市谷城县盛康镇江西赣州赣县大埠乡湖北恩施州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吉林白山市靖宇县景山镇广西河池凤山县凤城镇吉林延边州敦化市秋梨沟镇河北承德承德县三家镇
范村镇景点列表
-
-
太谷天宁寺
天宁寺位于太谷城东南,距县城十公里处的大佛山山顶,创建于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4年),清乾隆三十九年,道光二十七年相继重修。 天宁寺,坐南朝北,分主院、东院、西院、南院,共计41间殿亭,占地668... [全部]
-
-
普慈寺白塔
白塔在山西太谷县城内西南隅普慈寺内。寺址原为白塔村,北齐时徙县址于此。寺创于晋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原名无边寺,北宋治平年间重修,改额“普慈寺”。 北宋元佑五年(1090年)续修,寺中并建塔,高... [全部]
-
-
真圣寺
真圣寺 真圣寺(第六批国保) 时代:金至清 地址:太谷县城东40公里的范村镇蚍蜉村 始建于金正隆二年(1157年),后经明清多次修葺。正殿整体梁架及建筑部件仍保留金代原貌。石窑(入寺之门)为清代遗存... [全部]
范村镇特产列表
-
-
太谷熏鸽
太谷熏鸽是太谷县的传统地方名产,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始创于清代。此名产在旧时多为商家大贾招待国内外客商的。当时太谷城内西大街南门楼道巷的“隆盛昌”和太谷南门外“三盛园”的熏鸽最负盛名。 加工太谷熏... [全部]
-
-
太谷龟龄集
太谷龟龄集是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的特产。龟龄集目前已行销至香港、澳门等地区,甚至远销东南亚、非、欧、美洲等21个国家。为了满足药品的多样化和出口需要,太谷人用佳酿汾酒作为底酒,将龟龄集酿制成了具有独特... [全部]
-
-
郎枣
郎枣 郎枣分布于山西省太谷、祁县、平遥等地,为当地主栽品种,约占当地栽培总数的80%左右,栽培历史不详,但数百年生老枣树各枣区生长很多,是当地古老栽培品种之一。果实中大,圆柱形。果皮较薄,深红色,果...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