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司马镇介绍
下司马镇下司马镇是边境县亚东县县城驻地。(“亚东”原本是下司马附近一个小山村的名字。)北通江孜,南与锡金、不丹两国交界而且边境线离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也很近,从下司马镇出发,向南6公里就是边境小镇下亚东。从下亚东,沿公路向西可直达锡金首都甘托克,向东则可进入不丹境内,顺亚东河南下,即是著名的春丕河谷古道,英国侵略军曾把这里作为对中国实行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的滩头。 下司马自古以来就是西藏地方与南亚各国间的一处贸易集散地。1888年被辟为商埠后,清政府在这里专设了亚东海关,边贸市场愈加繁荣。过去西藏大贵族享用的大量洋货,大都是经此运进。1906年英帝国主义在老亚东设立的商务代理处迁至下司马镇,并设立了固定的官方机构,建立邮电、驿站,下司马镇成为英国的租界地。1955年4月11日,中国政府和印度政府正式签字,下司马镇移交给中国政府;1960年始建下司马区;1964年7月6日经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批准,改设下司马镇。近年来,亚东的边境贸易再度繁荣起来。下司马镇面积399平方公里,盛产多种名贵药材,中国和不丹的民间贸易在此十分兴盛,是名副其实的边境商业小区,是亚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下司马一带气候湿润,森林覆盖率很高,植被茂密,生长着大量经济林木和药用植物,向北40多公里,是被称为世界最高镇的帕里。下司马一带的藏族民居是清一色的松木阁楼,外有栅栏木围,墙壁、栏杆和屋檐等处绘制的藏族风格图案,色彩艳丽缤纷,与西藏其它地方风格迥异。下司马有一座东嘎寺,有500多年的历史,属格鲁派。1951年7月间,中央代表张经武将军专程绕道来此,向等待观望中的0-转交了毛泽东主席的亲笔信和“十七条协议”的副本,为“十七条协议”得以实施铺平了道路,东嘎寺因此声名远扬。著名的康布温泉地处下司马以北30多公里处。途中有一座嘎居寺,寺内有清朝驻藏大巨升泰题赠的“大放光明”匾,寺旁可见清兵修筑的抗英炮台遗址。. 以下地名与下司马镇面积相当:四川阿坝黑水县卡龙镇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景哈乡广西河池天蛾县六排镇四川甘孜甘孜县泥柯乡广西百色乐业县幼平乡湖北恩施州利川市凉雾乡海南陵水县本号镇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南尼乡西藏林芝朗县拉多乡西藏拉萨堆龙德庆县柳梧乡西藏拉萨堆龙德庆县马乡福建南平建瓯市南雅镇
下司马镇景点列表
-
-
亚东东嘎寺
亚东东嘎寺 东嘎寺,黄教寺庙,位于日喀则亚东县上亚东乡水电站西侧的一形似海螺的山坳上。“东嘎”藏语意思为“海螺”。该寺是扎什伦布寺的属寺,也称“东嘎·扎什伦布寺”。该寺有500多年的历史,1982年... [全部]
-
-
噶居寺
噶居寺 噶居寺,亦称“嘎觉棍巴”、“噶举寺”,意为“噶举派寺院”。在亚东县境内,位于下亚东乡仁青岗村,离亚东县所在地下司马镇约10公里的乃堆拉山北侧半山上。该寺系木0歇山式屋顶结构,始建于1747年... [全部]
-
-
帕里草原
帕里草原 帕里草原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夏季的帕里草原绿草茵茵、野花遍地。对旅游者而言既能一睹骑士的风采,又能享受独特的民俗风情,加之在西藏及邻国享有盛名的帕里牦牛。 由于长期生长在卓木拉日雪山下... [全部]
下司马镇特产列表
-
-
帕里牦牛
帕里牦牛是西藏日喀则亚东县的特产。 产地(或分布):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 数量:1996年存栏4087头。 主要特征:以黑色为主,深灰、黄褐、花斑也常见,还有少数为纯白个体。头宽额平,角间距大,有... [全部]
-
-
亚东鲑鱼
亚东鲑鱼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亚东县的特产。亚东鲑鱼鱼体肥满,脂肪多,肉厚,味道鲜美,故当地群众最嗜吃此鱼。亚东鲑鱼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亚东鲑鱼是亚东特产鱼,西藏自治区二级保护动物,属鲑... [全部]
-
-
亚东黑木耳
亚东黑木耳 西藏 西藏亚东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亚东县所辖的康布乡、上亚东乡、下司马镇、下亚东乡的林区。地理坐标为东经88°46′00″~89°10′00″,北纬27°13′00″~27°56′00″...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