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来村介绍
时来村位于玉屏镇东面的樟江河畔,2004年由原时来、繁荣、石灰坳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辖26个村民小组818户,总人口2789人,党员7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全村文盲8人,脱盲190人,人口出生率2.36‰。小学文化程度970人,初中文化程度720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225人。2008年人均纯收入为3910元(全镇农民2008年人均纯收入3680元),全村主要居住布依族、水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和汉族。时来村2005年前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尤其以商品蔬菜种植占较大比重,200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819元,人均占有粮200公斤;2006年以后,时来村收入渠道主要转变为劳动力外出务工、运输业、养殖业和果蔬种植,2008年时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10元。 根据旅游产业发展需要以及县城建设规划要求,2005年以来至今,我县分5次向时来村征地总面积881.6亩。现时来坝农田已基本被征用完毕。为解决失地农民生产生活问题,县、镇党委、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失地农户生产生活问题。一是加快时来新城区建设步伐,促进时来村农民向城市人转变。目前时来新城区路网已建设。二是实施项目扶持,引导失地农民大力发展经果林。积极开发驼背树万亩经果林种植区,镇政府争取资金扶持,修建蓄水池、果园生产便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向有关部门申报78万元的经果林种植项目。三是在新城区建设中,规划出面积为50多亩土地作为时来村综合农贸市场建设,解决部分失地农民安置问题。四是积极与县有关部门联系,县里新增的就业岗位选聘工作人员时应对失地农民予以倾斜。并积极组织失地农民进行岗前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素质,增加外出务工收入。五是实行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制度,解决失地农民根本的忧患。 玉屏镇时来村下白岩组位于荔波县美丽的樟江河畔,距离县城1.5公里,为布依族自然寨。截止2010年12月31日,该组共有农户36户,155人,其中劳动力85人,非耕地面积300亩,耕地面积65亩。虽然依山傍水,民风纯朴,古树参天,翠竹掩映,风光秀丽,空气清新,但由于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群众戏称为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独特丰富的自然和地理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2010年以前,当地群众主要依靠种植水稻、玉米维持生计,2009年人均纯收入仅为3200元,处于全县平均水平。
时来村地区行政机构
时来村景点列表
-
-
荔波漳江风景区
荔波漳江风景区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区的荔波县境内,距贵阳市314公里,总面积30多万亩,是目前世界同纬度罕见的亚热带喀斯特原生森林残存区。景色以野、奇、秀为特色,集中于小七孔景区内,是开展生态旅... [全部]
-
-
荔波板寨
荔波板寨 上世纪20年代末,广西右江暴发了由邓斌(-)同志发动的工农武装百色起义,其主力红七军一、二纵队及军部挥师北上。1930年4月上旬在桂北思恩与桂军遭遇激战,因敌我力量悬殊,为保存实力,红军兵... [全部]
-
-
樟江大七孔
大七孔桥,位于王蒙乡孟塘村附近的打狗河上,有七个桥孔,高7米、宽4米5、长35米,横跨东西。修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7年),落成于三十年(公元1850)年,后因桥被洪水冲毁一孔,交通中断。清光绪... [全部]
时来村特产列表
-
-
樟江蜜柚
近年来,贵州省荔波县玉屏镇拉岜村依靠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优势,将无公害亚热带水果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以“一村一品”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樟江蜜柚种植,着力打造蜜柚特色产业第一村。 在各级相... [全部]
-
-
荔波蜜柚
荔波蜜柚是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的特产。荔波县蜜柚种植达到4.68万亩,覆盖玉屏、朝阳、瑶山等乡镇。 荔波县积极实施科技兴果战略,在发展精品水果生产中,已先后完成低产果园改造2.16万亩、优质果树推广6... [全部]
-
-
荔波血桃
荔波血桃是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的特产。荔波血桃品质好,色泽鲜艳、口感爽脆、果肉呈鲜红色,深受消费者青睐。 荔波海拔较低,尤其是樟江沿岸的玉屏、朝阳、瑶山、捞村等乡镇,平均海拔只有300多米,并且土壤肥...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