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贵州 六盘水 盘县 羊场乡 赶场坡村

赶场坡村介绍

赶场坡村位于羊场乡东北部,全村总面积646.21公顷。辖6个自然村寨,9个村民小组,5个党小组,26名0员,已培养6名入党积极分子。平均年龄29岁,全村党员年龄结构不断下降,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居住着布依族、汉族、白族等民族522户,2003人,其中布依族占村总人口的80%以上,农业生产主要以种养业为主,主要生产玉米、水穩、花生、生姜为主,是典型的布依族聚居区,辖区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渊远流长,古朴典雅的少数民族风情历史悠久,辖区山青水秀,群众热情好客,羊场布依族歌节就在赶玚坡村的东场组举行,是民族民间文化开发的圣地。 一、狠抓示范村建设。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找准突破口。 2005年市,县领导领导深入示范村3次进行调查研究,乡党委、政府确定挂钩联系领导随时到点指导工作,驻村工作队具体协助落实示范村建设工作,帮助解决示范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随时电话联系各项工作,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赶场坡村具体情况,帮助该村协调引进科技示范种植、养殖项目,以点带面发挥示范辐射带头作用,截止到2007年底共完成沼气池建设120口,总投入12万元,引进蔬菜大棚种植5个总投入2280元,完成进寨水泥硬化路面两处380米,总投入4万元,从而不断加大小康文明村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环境。 二、以党支部为核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俗话说:“农民富不富,全靠党支部”,赶场坡村自开展典型示范村建设以来,进一步从党支部组织建设入手,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健全完善村党支部,配强配齐“两委”班子,村党支部职责明确,廉洁勤政,作风踏实,公道政派,能够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自觉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制定党员发展规划,开展“双学双培”活动,2005年以来,每年都要确定3名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2名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现共有10名农户进过学习科学种养知识,成为生姜、果、蔬菜种植示范户,8户成为养猪、养牛示范户,党支部认真抓好支部学习、整改、转化、提高工作,注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对村委会、共青团、妇联、民兵组织加强学习培训,同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组织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各种科学、养、加工等知识培训6次240人。组织群众学习种养,加工知识12次780人,从而有效发挥传帮带头作用,真正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使每名党员和中青年均掌握1至2门科学种养知识,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007年共培养后备干部11名,发展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村后备干部6名。 三、以围绕农村经济建设为重点,结合实际,制定规划,促进计划生育,社会冶安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赶场坡村抓住经济发展这个大局,认真总结经验,引进科学技术,理清发展思路,抢抓新阶段扶贫开发机遇,坚持以解决村级集体经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小康村建设,生态小康文明村建设,一手抓解决温饱,一手抓抑制返贫,一手抓脱贫,一手抓致富的工作方针,一是大力调整农业工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种养模式,朝着“一组一品”,“一村一特”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二是抓好专业示范点建设,发挥示范辐射带头作用,重点改变以粮食为主的单一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田间地角,发展种养业,小型加工业,引导农户发展“五小”经济,三是采用小额信贷等方法,千方百计探索新的发展路子,手工劳最终落实到解决农民温饱和增加农民收入上来,现在赶场坡村10亩大红杨梅示范基地一个,50亩大板粟基地一个,分户种植杆桔合计150亩,梨、桃150亩,早熟蔬菜60亩,生姜,花生100亩,己成为拉动全村经济增长,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项目之一,四是提高好协调服务工作,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2005年古树寨煤矿动工修建,为赶场坡村解决就业达50人以上,五是以小康文明村建设为重点,由群众投工投劳,政府以多方争取投入自筹相结合,全面完成赶场坡村坪地村民组和小化家庄的人行便道水泥路硬化路面建设,以及入户水泥路硬面建设基本实现物流堆放整洁有序,进一步净化村寨环境,现在赶场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取得明显成效,进寨公路全部通车,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电视覆盖率达85%以上,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基本得到满足,充公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气息。六是严格执行羊场乡政府村务公开工作管理制度,按程序实行村务公开,通过村务公开工作的开展,使村支“两委”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形成群众自觉参加政务管理事务的良好工作格局。七是在计划生育工作中,认真推行“村为主”,全面实施“村民自治”,通过采取督促、检查,落实、举办人口学习班等措施,有效控制了计划外生育。八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采取群防群治,成立联防队,设立村级治安室进行巡逻,开展宣传教育等工作措施,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使赶场坡村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人口总数:1856人农业人口:1824人非农业人口:32人 --行政区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白族,汉族,苗族发展口号:我帮煤矿发展,煤矿帮我致富 --所辖村:坪地,凹子,团结,新寨,田坝,大化家庄,小化家庄,东场生产总值:6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蔬菜,水果,煤矿名特产品:花红,梨,苹果办公所在地:坪地 --自然条件:土地肥沃,雨量充沛,阳光充足资源:煤矿,土地,劳动力

赶场坡村地区行政机构

赶场坡村景点列表

丹霞山护国寺
丹霞山护国寺

丹霞山护国寺 丹霞山护国寺距盘县古城南约15公里,坐落在水塘镇附近的群峰之中,海拔1888米。从外形看是一座圆锥状的山峰拔地而起,形似鹤立鸡群,气势雄伟。据传汉时有霞气在上空作鸾鹤形,因此称为“丹霞... [全部]

妥乐旅游村寨
妥乐旅游村寨

妥乐旅游村寨 掩映在1150多株古银杏树林中,生活了近百户人家,其房屋的布局很有特点,两坡顶小青瓦房,从山上到山下一排排坐西朝东,每幢之间距离很近,十分整齐密集,成行列式布局。这种既顺应地形,又保护... [全部]

乐民温泉
乐民温泉

乐民温泉 乐民温泉距乐民镇西南1公里左右,在新桥河谷岸边的石缝中,泉水自地下涌出,日常流量约为1200吨,水温37℃左右,与人的体温一致,水质透明,属碳酸泉,口感较好,周围环境幽雅清静,整个景点被另... [全部]

万年松
万年松

万年松 万年松位于火铺镇料角山,最高海拔2284米,清晨可观日出,傍晚可赏晚霞,晴朗观风光,阴雨看云海,三九赏雪景,酷暑歇风凉。山顶的华山松群,可能受海拔和气候的影响,高度不超过0.5米,干径2——... [全部]

老厂竹海
老厂竹海

老厂竹海 老厂竹海包括白果岭、竹海、竹溪三个小景区,有七姊妹-、-古驿道、古造纸作坊、席草坪旅游村寨、竹海古枫、竹根溪、十里竹溪、天生桥、狗爬岩、朱家竹木寨等20多个景点。距盘县古城52公里,海拔2... [全部]

赶场坡村特产列表

盘州红米
盘州红米

盘州红米 贵州省盘县淤泥乡、普吉乡、保基乡、水塘镇、刘官镇、新民镇、旧营乡、保田镇等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盘县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划定盘州红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盘府函〔2015〕128号 贵... [全部]

保基茶叶
保基茶叶

保基茶叶 贵州省盘县保基乡、羊场乡、淤泥乡、鸡场坪乡、旧营乡、盘江镇、板桥镇、水塘镇、民主镇、老厂镇、玛依镇、大山镇、滑石镇、坪地乡、平关镇、忠义乡、保田镇、普田乡、新民镇、响水镇、乐民镇、火铺镇等... [全部]

六盘水苦荞米
六盘水苦荞米

六盘水苦荞米是贵州六盘水盘县的特产。 六盘水苦荞米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钟山区共4个县区现辖行政区域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六盘水苦荞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建议的报告》,... [全部]

六盘水苦荞茶
六盘水苦荞茶

六盘水苦荞茶是贵州六盘水的特产。 六盘水苦荞茶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钟山区共4个县区现辖行政区域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六盘水苦荞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建议的报告》,六盘... [全部]

盘县燃面
盘县燃面

主 料 手工面条。 辅 料 脆臊、食盐、干辣椒面、葱花、酱油、味精、猪油。 制作过程 将水烧沸,下面条煮熟,捞起装入碗中(不加汤),放入脆臊、酱油、葱花、味精、干辣椒面、盐,用烧沸的猪油淋在辣椒面上...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