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贵州 毕节市 织金县 官寨乡 化窝村

化窝村介绍

化窝村位于官寨乡东北面,距乡人民政府驻地7公里,辖8个村民组,361户,1317人,全村耕地面积771亩,其中,田173亩。2008年,申报为国家二类扶贫开发重点村,通过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经济社会向好发展。其历史沿革如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解放贵州。 1949年10月至1951年3月,各村为保,当时化窝村属于安东乡(即现在的纳雍乡)管辖。 1951年3月至1955年6月成立区,化窝村属于当时的化起区鼠场乡管辖。 1955年7月至1956年7月乡名称不变,各村成立初级社,化窝村叫化窝初级社。 1956年下半年至1957年下半年,各大队成立高级社。又叫化窝高级社。 1958年8月份乡改为人民公社至1961年,叫鼠场人民公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59年-,1960年粮食关,1961年各乡归还,名称叫为公社,当时的鼠场乡叫鼠场公社)。 1962年各大队搞生产大包干至1966年下半年。1967年至1990乡名称不变。 1990年下半年撤区并乡,化窝村并官寨乡即为现在的官寨苗族乡。 --人口总数:1563人农业人口:1563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青族菜族仡佬族发展口号: --所辖村:鱼回,半坡,化窝,打磨,岩脚,柿花,纸广,后坡生产总值:25.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产品名特产品:竹笙,花椒办公所在地:化窝村村委

化窝村地区行政机构

化窝村景点列表

画眉屯
画眉屯

画眉屯 在织金县的东部,也就是从县城通往省城贵阳的公路65公里处的凹河大桥右侧,有一座东西走向的大山。山体的东、南、北三面紧临簸躲河,东、北两面山缘是高达数十米以至百余米的悬崖绝壁,南面山脚是10余... [全部]

蔡氏桥
蔡氏桥

蔡氏桥 在织(金)清(镇)公路必经的普翁桥下游,河谷幽深,水流湍急,不远处一峰突起,绝壁千仞。壁前一桥横跨,这就是往昔织金通往省城贵阳古驿道的桥梁之一,名蔡氏桥。 此桥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 [全部]

织金文庙
织金文庙

文庙 文庙位于城关镇文化路中段南侧。始建于康熙五年(1666),后屡次重建、维修。同治年间重建。坐北向南。南北长169米,东西宽47.5米,占地面积8027.5平方米,建筑面积2586平方米。由牌坊... [全部]

杨泗将军庙
杨泗将军庙

杨泗将军庙 杨泗将军庙于城关镇双堰塘畔。始建于清代中期。坐西向东。穿斗式木结构悬山顶。面阔三间,通面阔10米许,进深三间,通进深5米许。隔扇门窗。 寿佛寺 [全部]

寿佛寺
寿佛寺

寿佛寺 寿佛寺又名“三楚宫”,位于城关镇支前路中段东侧。始建于清初,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城南移建现址。道光二十一年(1841)至二十五年(1845)重修。坐西向东。由大殿、戏楼、厢房及牌坊组... [全部]

化窝村特产列表

织金荞凉粉
织金荞凉粉

织金荞凉粉是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的特色小吃。织金县荞凉粉辣香爽口,生津解暑,清凉降火,是当地居民必不可少的驱暑小食。 荞凉粉是贵州省的一道名小吃,是男女老少都喜爱的一道小食。全省各地均有荞凉粉,但以织... [全部]

织金发粑
织金发粑

织金发粑是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的特色美食。织金发粑闻名遐迩,产于织金县县城“九对头”(地名);糯米精制,发酵而成,蒸熟即可享用;白如云朵,软如海棉,入口甘甜清香,回味无穷。 织金发粑做工较为讲究,首先... [全部]

织金头花蓼
织金头花蓼

织金头花蓼是贵州著名的道地药材,也是苗药市场上的一个知名品牌。头花蓼作为道地药材,在织金已有30多年的人工种植历史。头花蓼又名为太阳草,石莽草,水绣球等,是蓼科蓼属头状蓼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要成分... [全部]

织金续断
织金续断

织金续断 贵州道地药材。是贵州三大续断之一。 质地:条粗、质软、皮部绿褐色,根长圆柱形,略扁,微弯曲,长5-15cm,直径0.5-2cm。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有多数明显而扭曲的纵皱纹及沟纹,可见横长皮... [全部]

织金宫保鸡丁
织金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是后人为了纪念丁宝桢,把他最喜爱吃的一道菜--辣子鸡丁,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宫保"是官名,清末大臣丁宝桢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丁宝桢,贵州平远(今织金)人)。由于丁宝桢在山...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