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村介绍
大坑村简介 谷饶论坛*C6I6\!Q2N;U*e*W8I4L1z 大坑村位于谷饶镇东南部,东面靠山,与西胪镇相接,南与铜盂镇相连,西与新兴、华光村接壤,北与头埔村比邻。座落在洪和公路(现为237省道)东侧,交通十分方便。 大坑村昔年因山洪泛滥冲刷,村前自然形成了一条排山洪的大沟,故称大坑。清雍正十二年(1734),村民剿盗贼有功,朝进赐名“泰康乡",并赐西门寨门立太平宽门一个,以示太平(文革期间虽受损,但修复依旧)。清光绪年间改称大亨乡。1965年复称“大坑"至今不变。早在明永乐年间(1403—1424)邱氏成实第八代裔孙邱淳溲由饶平县三饶迁到大坑乡,而那时还没有乡里名称,故后来有“未有大坑先有邱"的流传。继而陈氏先祖于明永乐三年(1405),由福建莆田县迁创贵山都大坑。萧氏为萧洵第八代裔孙由举练都宅尾村分衍大坑。而后在不同时期陆续有其他姓氏移迁到大坑定居。新中国成立时已有14个姓氏同居大坑村,所以大坑村有“十姓门楼九姓巷"的说法。现在全村姓氏共有7个,陈、萧、邱、杨、张、林、曾,以陈、萧、邱三姓人口较多。 大坑村是一个自然村居,全村住户2307户,人口14000人,党员170人,支、村两委干部14人,支委7人,村委7人,无交叉上任。旅外侨胞(泰国、港、澳、台)近万人。全村耕地面积2400亩,山地4450亩。2009年村经济收入6724万元,集体收入37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5100元。 大坑村现在已经改变了过去纯农生活,全村已有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30多家,小作坊200多家,大部分是加工制作文胸、内衣,现农民已洗脚上田,过着比较宽裕的生活。 大坑村通过集资3000多万元,集中建设自来水厂和蓄水池,天气大旱时村民生活用水得到有力保障。修建了大坑中学和大坑小学各1所,共占地50多亩,投资2500多万元,可容纳5000个学生就读。此外,大坑村还十分重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建有老年人活动中心,治安、调解综合大楼和村委会办公大楼等各式建筑物。 还有22个地名与大坑村同名:广东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大坑村浙江省丽水庆元县黄田镇大坑村浙江省湖州安吉县杭垓镇大坑村浙江省台州玉环县芦浦镇大坑村福建漳州华安县沙建镇大坑村福建漳州云霄县火田镇大坑村福建漳州平和县安厚镇大坑村福建龙岩新罗区苏坂乡大坑村福建龙岩长汀县南山镇大坑村福建龙岩漳平市赤水镇大坑村福建龙岩上杭县太拔乡大坑村福建南平延平区塔前镇大坑村福建三明泰宁县下渠乡大坑村福建三明明溪县盖洋镇大坑村福建三明永安市洪田镇大坑村福建福州闽侯县鸿尾乡大坑村查看全部23个大坑村>>
大坑村地区行政机构
大坑村景点列表
-
-
涵元宝塔
涵元宝塔 在汕头市潮阳区灶浦镇南河南岸龟山,与揭阳市区京冈街道隔河相望。由明朝揭阳知县冯元飚倡建,卜地于潮阳境内。始建于明天启七年(1627),建成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属砖石结构的八角楼阁式... [全部]
-
-
小北岩
创自明朝(1368-1644)的小北岩,于1995年修葺并扩建一新。1991年获批准开放。它以石刻繁多、山岩嶙峋、古树遮天、龙泉甜美特色,而成为礼佛、游览胜地。1993年10月潮阳县政府立为文物保护... [全部]
-
-
大北岩
大北岩创自明隆庆庚午(1750),清末重建,自1983年以来由住持释心印筹巨资再修并扩建,寺宇生辉,林壑幽美,匾联荟萃,石刻竞秀,1993年被列为潮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与南邻小北岩皆为旅游名胜。 “文...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