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庄社区介绍
东南庄社区 东南庄社区位于辛安办事处驻地以东,东临薛家泊子社区、南临台头社区、北临北山薛社区。全社区总面积为430.4亩,有孙、宋、薛、高等姓氏居住,随时代变迁,外来人口也逐渐增加,2004年全社区共有居民176户,人口562人,以孙姓为主,皆为汉族,现有土地43.8亩。 据查: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有孙天常、孙天道兄弟二人由云南迁入(现红石崖街道办事处龙泉河北村)兄在龙泉河西立村,弟在龙泉河东立村。 孙姓族谱记载:孙天常、孙天道兄弟二人立村后,续谱排为十辈,据说在孙大或孙长时带领五个儿子离开龙泉河北。约在公元1430年间迁移到现住址东南庄立村。当时,此地无人烟,一片平原,。后来在孙姓西北方向又迁来一户赵姓人家,此处外来户逐渐增多,孙姓因为本户在此地东南方向,赵姓在西北方向,自己定为叫东南庄。以后统称为辛安村。1955年从辛安分出,为独立的东南庄。 居委会驻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东南庄同全国一样,居民的经济收入也不断增多,在黄岛区政府的领导和蔬菜公司的支持下,于1998年建立了全区第一个蔬菜基地,面积180余亩,新建了塑料薄膜大棚,冬暖室等设施。开始以种油菜、西红柿、黄瓜为主扩大到其他稀罕品种蔬菜,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的经济收入。也解决了全区人民的吃菜问题。在1993年3月受到了青岛市人民政府、财政贸易办公室的表彰,并颁发了“蔬菜生产先进单位”锦旗一面。现蔬菜基地已被兴华商贸城征用。2004年社区完成招商引资500万元,社区经济总收入3908万元,集体经济纯收入150万元,居民人均收入达到6130元,集体自有资产155万元。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社区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到目前为止,全社区共有大中专毕业生98名,中专48人,其中大专30人,大本20人,为国家输送了人才。我社区到目前为止共为167人办理了自谋职业保险,有70人参加农工商保险,2004年有226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55人参加了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随着土地逐渐减少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两委以城市化建设为重点,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社区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旧城改造”,2000年实施了旧城改造的第一步,并在当年5月份拆迁路南房屋30余户,在2001年3月24日开工建设,建成三栋六层商住楼,总面积17688、63平方米。在2001年3月由于黄河中路拓宽工程,村又拆除路北第一排房屋10余户。现有43户(占总户数的23%),居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家家有电话、小灵通、手机,有线电视、自来水等设施样样具全,晚饭后人们散步在宽阔的马路边人行道上,欣赏着在路灯照耀下的红、绿、黄色相间,高低不一的各种绿化植物,不时的还能看到打羽毛球的、打排球的,也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阵阵唱歌声及锣鼓声,当你走进看时,一群腰系红绸带、手拿蝴蝶扇的妇女们伴随着有节奏的锣鼓声,扭着各种姿势的秧歌。人人心情舒畅极了。计划2005年再改造黄河中路北侧办公室周围,土地15、78亩建设安置楼10200平方米。(四栋多层安置楼,综合办公楼) 社区规划图 随着形势的发展,社区的面貌将全面改变,按照旧城改造的整体规划,逐步会把所有的房屋改建成楼房,使东南庄社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联系电话86-0532-86811854 传真:86-0532-86731237
东南庄社区地区行政机构
东南庄社区景点列表
-
-
九上沟生态园
九上沟生态园位于铁镢山北麓,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东与睡牛山,北与月季山成鼎立之势。铁镢山脉著名的山峰有八柱山、墨津崮、歪头顶、南门山等大小三十六峰,还有醉酒泉、不死泉、涌金泉、大道泉、清音泉等风采各... [全部]
-
-
古月山庄
古月山庄景区位于小珠山东麓,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主峰大顶海拔724.9米,是青岛市区除崂山外的第二高峰,景区内山峰雄奇险峻,嶙峋多姿,自古被誉为“海疆名山”,是一个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城... [全部]
-
-
灵山湾海滨风景区
灵山湾海滨风景区位于胶南市区东部,胶南市开发区内,北依小珠山,南临灵山湾,东南与灵山岛相望,风景十分优美。风景区占地5.3平方公里。 海滨风景区东南部为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内有苍劲青翠的黑松林、枝繁... [全部]
东南庄社区特产列表
-
-
灵山岛凉粉
“灵山岛凉粉”采用灵山岛独有的以海菜为原料,经过反复暴晒而后加水熬制成的凉粉,其主要成分是食用纤维和海藻多糖,可以降血压、降血糖,是一种健康小食品;该凉粉性凉,可以清凉泻火,因此是消暑的清凉小吃;也... [全部]
-
-
水城捞鲜
胶南位于生机勃勃的的西海岸灵山湾海滨新区。南面是海,北面是滨海大道,东面是两河,西面是风河,海岸线很长,水产资源丰富,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胶南一个美丽的名字----水城。胶南海产品之丰富闻名遐尔,其新... [全部]
-
-
东漕汶村蔬菜
青岛市胶南市王台镇东漕汶村现有耕地面积1478亩。近年来,该村以“产业强村、产业富民”为突破口,集中优势资源发展蔬菜种植,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村93%的农户种植蔬菜,蔬菜种植面积达120...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