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三村介绍
柳林三村简介 柳林三村位于新济梁公路东侧,南郭公路以西,处于南旺镇中心位置,古运河、老济梁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耕地总面积1620亩,共有400余户,1689人。蜀山寺以及南旺分水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柳林闸均处于该村。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柳林三村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及农田水利建设、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和平安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着力提高全体村民的幸福指数。截止目前,该村完成了对全村涝洼地的改造,新建了高标准、高产农业开发方,实现了“田成方、树成行、路成网、沟相通、渠相连”,桥涵闸全面配套的农业基础新格局,并对农田路权、树权进行了公开拍卖。完成了对全村主干道的硬化和绿化,对部分路段进行了粉刷涂白,成立了一支6人的保洁队伍,新建垃圾池6个,配置清扫车3辆,坚持全村垃圾日产日清。全村100%农户用上自来水,275户村民家中建设了沼气池,有线电视入户率到达79%,实现了新农合、新农保全覆盖。沿老济梁公路新建了60余间整齐划一的双层商业门面,投资100余万元新建了占地25亩的民盟健身广场,经常组织开展农民群众篮球比赛。依托蜀山寺,该村联合周边村庄恢复了蜀山古庙会,组织村民参加泉河老年俱乐部,让群众自编自演文艺节目,鞭笞丑恶,弘扬新风,极大地丰富了周边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了广大群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成立了村庄巡防队伍,部分路段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全村无重大治安和刑事案件,无黄、赌、毒等现象。群众生活方式健康文明,村风民俗积极向上,树立了“孝亲敬老、扶危济困、热爱文化、崇尚科学”的良好风气。全村形成了白铁加工、畜牧养殖等富民产业,部分群众在南旺工业园实现了就近就业,群众收入明显提高。村两委班子坚强有力,与民盟建立了帮扶关系,帮助全村改善生产基础,招商引资。全村群众对村两委满意度较高。
柳林三村地区行政机构
柳林三村景点列表
-
-
鲁九公墓
鲁九公墓 一名鲁诸公墓。1981年第三次文物普查发现。位于南旺镇十里闸村西、古阚城(在今开河南)西南。原全在汶上县境内,建国后部分划入嘉祥县、梁山县,是春秋时期的鲁国皇林。 据《姬氏志》等史载:鲁庄... [全部]
-
-
南旺分水龙王庙
南旺分水龙王庙座落于南旺镇汶河、运河交汇处。为表彰宋礼、白英创修南旺水利枢纽工程而始建于明初,后相继扩建。 至清咸丰十年(1860),形成庞大的建筑群,主要有龙王大殿、禹王殿、宋公祠、潘公祠、白公祠... [全部]
-
-
东贾柏遗址
东贾柏遗址位于汶上县城东3公里的东贾柏村东南约300米的高地上。遗址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50米,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1986年文物普查发现,1989年春至1990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 [全部]
柳林三村特产列表
-
-
汶上牛蒡
牛蒡原产于中国,以野生为主,公元940年前后传入日本,在日本占据台湾时曾在台南要求当地农民大量种植,主要原因是台南有曾文溪畔松沙土质、北回归线气候加上有阿里山延脉造就其当地牛蒡得天独厚的珍贵性,台湾... [全部]
-
-
汶上白莲藕
白莲藕。县之辛店乡、次邱乡东部、南站镇西部,地处泉河下游,蜀山湖之滨,土壤粘重而保水性强,水源充足,故当地农民在历史上就有白莲藕的传统与技艺盛传白莲藕的故乡就在这里。建国前后,上述乡镇各村几乎家家种... [全部]
-
-
汶上大荸荠
荸荠原名乌芋,“其根如芋,而色乌也”(李时珍语),属莎草科植物。荸荠之名始于元代的《日用本草》。早在600年前,汶城西南鹿庄村方外3公里的地带就有种植。据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车驾出巡,驻跸汶上,鹿...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