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城村介绍
落城村[luochengcun]辖孟庄、郝庄、东王庄、后王庄、前王庄、赵庄、李庄、张庄、落城集9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为孟庄。 孟庄[mengzhuang] 位于县城南12公里,距所属乡镇驻地东4公里,村内南北街2条,东西街3条,63户,240人,耕地面积420亩,主产大蒜、棉花、玉米、小麦、瓜菜。据《孟氏家谱》记载:明末清初,孟姓由金乡城东孟庄迁此建村,以姓氏取名孟庄。 现有学校1处,卫生室1处。 郝庄[haozhuang] 位于县城南12公里,距所属乡镇驻地东4公里,村内南北街7条,东西街4条,200户,401人,耕地面积640亩,主产大蒜、棉花、玉米、小麦。明末清初郝姓建村,以姓氏取村名为郝庄至今。 东王庄[dongwangzhuang] 位于县城南12公里,距所属乡镇驻地东4公里,村内南北街0条,东西街1条,24户,70人,耕地面积142亩,主产大蒜、棉花、玉米、小麦、瓜菜。据《王氏家谱》记载:清初王姓来此建村,因有前、后王庄,故以姓氏方位取名东王庄。 后王庄[houwangzhuang] 位于县城南12公里,距所属乡镇驻地东4公里,村内南北街5条,东西街2条,59户,252人,耕地面积600亩,主产大蒜、棉花、玉米、小麦。据《王氏家谱》记载:明朝末期王姓建村,以姓氏方位取名后王庄。 前王庄[qianwangzhuang] 位于县城南12公里,距所属乡镇驻地东4公里,村内南北街2条,东西街1条,13户,42人,耕地面积115亩,主产大蒜、棉花、玉米、小麦。据《王氏家谱》记载:明朝末年,王姓来此建村,因后边有后王庄,姑以姓氏方位取名前王庄至今。 赵庄[zhaozhuang] 位于县城南12公里,距所属乡镇驻地东4公里,村内南北街0条,东西街1条,1户,5人,耕地面积8亩,主产大蒜、棉花、玉米、小麦、瓜菜。明末清初赵姓建村,以姓氏取村名为赵庄。有一古寺名“宏寺”,建毁于何年不详,现有断碑为证,留下很多传说。 李庄[lizhuang] 位于县城南12公里,距所属乡镇驻地东4公里,村内南北街1条,东西街0条,1户,1人,耕地面积2.8亩,主产大蒜、棉花、玉米、小麦。明末清初李姓建村,以姓氏取村名为李庄。 张庄[zhangzhuang] 位于县城南12公里,距所属乡镇驻地东4公里,村内南北街3条,东西街3条,60户,230人,耕地面积310亩,主产大蒜、棉花、玉米、小麦。明末清初张姓建村,以姓氏取村名为张庄。 落城集[luochengji] 位于县城南12公里,距所属乡镇驻地东4公里,村内南北街2条,东西街3条,93户,256人,耕地面积453亩,主产大蒜、棉花、玉米、小麦、瓜菜。据《碑文》记载:明末清初,计划在此修城一座,取名落城。相传有一风水先生说:“此地没有筑建监狱的地方,此城修后必定凶多吉少”。修城计划就此告吹,城池虽没修成,但落下1个集市。故称为落城集。 还有1个地名与落城村同名:贵州安顺紫云县火花乡落城村
落城村地区行政机构
落城村景点列表
-
-
坟书台
坟台即坟书台也,旧名焚书台。位于书院后边,明伦堂的左侧。元代县令刘思义建讲文堂于其上,是存放古书的地方,亦称坟典。 朱有冯诗:“坟典久无存,至理倩谁授。古籍余荒台,土花错如绣。” 王尚珏诗:“峨峨黉... [全部]
-
-
金乡文峰塔
宝塔名文峰塔,位于县城中心。始建于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由大将尉迟恭监造。塔系砖石结构,原为9层,高49米,顶为铁质葫芦形。1938年5月,日军侵入攻打金乡县城时,被重炮轰去一层半。1999年... [全部]
-
-
羊山古镇
羊山古镇位于金乡羊山镇驻地。目前,羊山古镇有保存完好建于明、清时期不同风格的古民居148间、古店铺36间。古民居主要保存于小李庄、小屯村、满庄村,古店铺保存于羊山镇东街。明清时期羊山古街店铺林立,主... [全部]
落城村特产列表
-
-
山阳熏鱼
山阳熏鱼,历史悠久,金乡八珍之一,缗食之鲜也。公元前144年,西汉景帝年间,金乡县为山阳国,张当居为山阳侯。当居喜射猎、善垂钓,当时山阳国河洼内盛产撅嘴鲢鱼,侯爷垂钓之时,常命其随处将鱼加以佐料在林... [全部]
-
-
金乡黑蒜
金乡黑蒜是采用源于日本的独特生产技术,通过对精选大蒜进行发酵熟成处理精制而成。经过长时间的发酵熟成,大蒜中原有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分解为果糖,大蒜由原来的乳白色变成了黑褐色,这也是黑蒜名...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