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安徽 滁州市 凤阳县 临淮镇 淮滨村

淮滨村介绍

本村现有2600人,党员40名其中40岁一下党员9名。耕地面积1200亩。以食用菌、生猪综合立体养殖、大棚蔬菜为主导产业。村民25%以上在镇内从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以及第三产业服务工作。在临淮镇十三行政村中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群众有较强的思想政治觉悟,交好的物质水平。我们村紧靠京、沪铁路。明光---亳州307省道穿村而过。地理和交通优势为蔬菜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改革开放中,淮滨村和所有依托小城镇发展的村一样,在经济上得到长足发展。 我村人多地少,人均拥有菜地不足0.2亩,蔬菜生产以单家独户生产为主,各家各户的蔬菜直接进入市场,品种单一,就地供应,菜价起伏大。菜农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有:辣椒、茄子、番茄、黄瓜等,这些常见的低档蔬菜由于科技含量低且赶不上季节,往往卖不上好价钱;此外,茄科类蔬菜重茬种植,病虫害加重,导致产量下降。2004——2006年,村“两委”班子把发展我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并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更新蔬菜品种,示范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种植双孢菇;二是鼓励帮助农民经商做生意;三是合理有序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本村以科学的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全面推进我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1、认真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 2010年1月我们淮滨村“两委”经过调查研究、集思广益,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讨论,精心制定符合村情民意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实施。 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2010年,我村钢架大棚栽培面积达到400多亩,我村位于城郊结合部,人多地少,部分农民以经营小本生意、贩卖青菜养家糊口。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要想富,还是要找准门路做生意,我们村“两委”经过摸排,到村民家中动员有一定经商能力和头脑的人去做点生意。村干部不仅为他们出谋划策,2010年来为2户经商户担保借款2万多元;多方联系组织农民外出务工,2010年,通过县劳动服务公司,妇联、团县委及有关人员的牵线搭桥,我村共对外输出劳动力100多人,其中女劳力30多人。2010年我村又对外输出剩余劳动力30多人,为农民增加收入近10万元。 3、千方百计增加集体收入。 2010年村“两委”谋求村发展大计。通过整修、盘活老村委会办公用房,招商引入一个体民办地毯厂,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000多元的同时也解决30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通过县电视台发布公告把村里的鱼塘公开招标,每年为村增加收入8000元。2010年,又联系一家私营企业来村投资,使村里多年闲置的土地被出租,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万多元。 4、改善村基础设施建设 2010年4月,协调资资10000元,为村修一条2公里的砂石路。5月,通过临淮镇协调,铁路部门出资8000元为我村修涵闸一处。8月,购买过路水泥涵管20多节,疏通下水道500多米。12月,组织农民开挖排水渠1000多米。 2010年6月,通过一事一议协调资金5000元,利用冬修时间为菜园生产组修一条长1公里的生产路。9月又购买了50节涵管,为南一、南二生产小组开挖排水渠2000米。通过修路、修涵闸、疏通下水道、开挖排水渠,使我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2010年我村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清理工作,以摸清家底,避免集体资产流失为核心,对我村进行了系统清理。 村于2010年5月29日召开村两委扩大会议,直接选举参生村“三资”清理小组、事务监督委员会。6月1日到3日对我村三资清理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并在村里张贴宣传标语对村民宣传。于6月3日到6月10日对我村集体资产进行清理。本次清理出我村集体财产如下: 货币资金:2365元、固定资产总价值:97.7万元、资源性资产、水面:318亩、荒地78.3亩、河滩地160亩、三年以上债权4.265元、债务:金融机构贷款10万元、个人借款27.32万元。 以上清理财产6月10日至6月17日经村两委以及村民代表审议公示。2010年6月18日召开村两委、村民代表大会审议无异议,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5、引导、组建协会及专业合作社。 淮滨村“两委”组织10多名种菜能手到山东荷泽九发集团参观学习。归来后,受到启发,有近20人积极建议村成立蔬菜协会。村委会根据他们的意愿先后召开了村组干部、村民代表会议进行了商讨。会后参会人员又到各家各户征求意见,全村六个村民小组有58户自愿申请加入蔬菜协会。协会义务提供产前、产中、产品销售各项服务,取得明显成效。 为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我村妇女自发组织成立了妇女协会,下设锣鼓队和腰鼓队。协会会员在临淮镇的支持下学习锣鼓和腰鼓,自娱自乐,文明健身的同时也调动了她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我村食用菌生产合作社、汇民养猪协会资金合作社成立。随着我村食用菌生产、养猪规模的扩大,合作社吸引更多的社员加入。我们要以这次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把争先创优活动与干部作风建设结合起来,与党员的思想和工作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还有1个地名与淮滨村同名:安徽淮南市八公山区八公山镇淮滨村

淮滨村地区行政机构

淮滨村景点列表

禅窟寺
禅窟寺

禅窟寺休闲度假胜地位于韭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距凤阳县城35公里,占地面积8.5平方公里,共有森林浴场、禅窟寺、禅窟洞、摩崖石刻等大小景点五十多个。 整个景区群山奔凑,叠嶂连云;山下幽谷深邃,溪流潺潺;... [全部]

凤阳明古楼
凤阳明古楼

明中都鼓楼位于安徽滁州市凤阳县府城镇花布郎街鼓楼广场,是中都城重要附属建筑,和西边的钟楼相距六里,遥遥对峙于中都城中轴线的两侧。 凤阳明古楼是我国最大的鼓楼。它的结构、方向与其他鼓楼不同。一般鼓楼大... [全部]

韭山国家森林公园
韭山国家森林公园

韭山国家森林公园包括卧牛湖风景区、韭山洞和禅窟洞等景点。卧牛湖风景区总面积21000亩,是凤阳人于1958年用智慧和汗水兴建的一座库容量为1.03亿立方米,面积11.1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所以又叫凤阳... [全部]

中都鼓楼
中都鼓楼

又称中都谯楼,位于县城中央,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是中都城的重要附属建筑,和西边的钟楼相距六里,遥遥对峙于中都城中轴线的两侧。 鼓楼由台基和楼宇两部分组成。台基南北长72米,东西宽34.25米... [全部]

狼巷迷谷景区
狼巷迷谷景区

狼巷迷谷风景区位于凤阳县城南韭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距离县城35公里,总面积约9平方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因旧时有野狼出没而得名。风景区包括禅窟寺、禅窟洞和狼巷迷谷三大景区,内有苗寨、塔林、禅窟寺... [全部]

淮滨村特产列表

凤阳御膳芝麻油
凤阳御膳芝麻油

凤阳御膳芝麻油是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的特产。御膳牌纯芝麻油选用本地优质芝麻为原料,采用现代化温控技术。结合传统工艺精制而成,香味浓郁,色泽琥珀,营养丰富,包装美观大方。深受消费者喜爱,畅销全国并远销海... [全部]

凤阳树莓
凤阳树莓

凤阳树莓是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的特产。第九届国际树莓大会在中国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举行,凤阳县在会上被国际树莓联盟授予“中国树莓之都”称号。 树莓又称覆盆子,含有丰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 [全部]

凤阳藤茶
凤阳藤茶

凤阳藤茶是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的特产。凤阳藤茶内含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及黄酮类、酚类物质和多种人体必备的微量元素,具有奇特的去脂降压、清热解毒、护肝养颜之功效,是集营养、保健、药用功能为一体的新型保健... [全部]

龙兴御液酒
龙兴御液酒

龙兴御液酒是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的特产。凤阳龙兴御液酒为明朝宫廷御酒,深受朱元璋的喜爱,因此而得名。它的特点是绵软爽尽,浓中带酱,风味独特,回味悠长。 凤阳酿酒有限公司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淮河之滨,人文荟... [全部]

梅市咸水鹅
梅市咸水鹅

梅市咸水鹅 梅市咸水鹅源于明朝洪武年间,一回民从河南南下,落脚于梅市池河岸边,以养鹅卤鹅为生,因其手艺高明,味道特别,而远近闻名,流传至今。梅市咸水鹅之所以味道独特,主要是在选鹅、配方、火功三个环节...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