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坑村介绍
肖坑村,地处省道103线两侧,东与南埕镇毗邻,西距县城20公里,交通便捷。全村256户,总人口1110人,分布于3个自然村落10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面积11.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94亩,林地面积13929亩。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64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46万元,工业产值100万元,村财收入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83元。 肖坑开发始于唐末,原居住者姓肖,故取名肖坑。明代洪武年间王氏迁入居住,至今已有600多年。现中心村大部分姓王,其他自然村有邱、危、范等姓氏。宋、明时期肖坑隶属永宁乡清泰里,清时设肖坑社,1935年隶属第二区西南乡肖坑保,解放初期属第二区(雷峰区)肖坑乡,管辖长基、石城、大玢、蕉坑等自然村,1958年成立公社后改为肖坑大队,1961年长基从肖坑拆出另立大队,1984年雷峰改乡后为肖坑村。 肖坑山清水秀、环境幽雅、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气候温和。肖坑经济支柱为农、林二业,历来是雷峰镇四大粮仓之一。林业是村财收入的主要来源,现木材蓄积量3万多立方米,毛竹林3000多亩,年可收益10多万元。企业有石材、竹木、农副产品加工,还有藤草编织、竹器等家庭手工业,发展前景广阔。 肖坑历史悠久,古今人才出类拔萃。明代有江西云和县令王雍,清代有拳师王然,贡生举人数十人,民国有王土碧、王捷登等知名人士,解放前有王捷雅等地下游击队员、接头户等“五老”人员8人。肖坑被县府定为“革命老区基点村”。现代有王朝亨、王义炳教授,而今大、中专生、科级干部层出不穷。 肖坑文化生活独具一格。自清光绪年间创办戏班以来,延年不断、长盛不衰。现有高甲戏剧团2个、演员60多人,木偶戏剧团2班,经常到安溪、大田、永春、南安、泉州等地演出,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添光彩。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村小学教育设备配套齐全,供电、电话通信、有线电视设施完善,1999年投资60万元铺设连接省道103线至中心村水泥路2公里,新村规划建设正在加大力度组织实施。 还有2个地名与肖坑村同名:福建龙岩新罗区东肖街道肖坑村福建三明泰宁县开善乡肖坑村
肖坑村地区行政机构
肖坑村景点列表
-
-
天花寨
天花寨,在杨梅乡西乾村村部的后山。这座山高峻挺拔,山颠状似花,因山峰巅高人云霄,人们把它称为天花峰,这是这座山最早的名称。后来当地人在那山颠中心的小土墩上建一仙亭,供奉神仙,人们遂把这座山称为“天花... [全部]
-
-
和尚寨
据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有很多和尚在九仙山鹫岭边筑寨练武,因此,当地的老百姓把和尚居住的山寨称为“和尚寨”,把寨西侧的一片沼泽地称作“和尚寨坂”。据《铭山周氏族谱》的有关记载,“和尚寨”和“和尚寨坂”的... [全部]
-
-
大兴堡
大兴堡,俗称“大兴土楼”,巍然屹立在德化县三班镇三班村,距镇址后房街约一箭之遥,北枕大兴山之险,西南望天马山之雄,南以大云溪为襟带,东扼五德公路咽喉,系乡人、邑庠生、大富户郑展枢(公元1679—17... [全部]
肖坑村特产列表
-
-
德化十八学士茶花
十八学士茶花是茶花中的一个珍品,深为人们所厚爱。它树型优美,花朵结构奇特,由70-130多片花瓣组成六角花冠,塔形层次分明,排列有序,十分美观。相邻两角花瓣排列20轮左右,多为18轮,故称它为“十八... [全部]
-
-
德化油茶
德化油茶是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的特产。德化县是“中国油茶之乡”,榨出的茶油保持本色,气味天然,油品健康。 油茶是德化县一大优势资源,全县现有油茶林面积12万亩。德化是“中国油茶之乡”,福建省的12个国... [全部]
-
-
德化淮山
福建 德化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德化县龙浔镇、浔中镇、雷峰镇、盖德镇、三班镇、上涌镇等18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5′00″~118°32′00″,北纬25°23′00″~25°56′00″。德...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