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村介绍
汉口村位于永春县中部腹地,方圆1.3平方公里,仅有耕地600亩,山地300亩,全村812户,3170人,人多地少,基础薄弱,又缺少资源。1978年人均收入只有60元,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1994年组建党总支,下设1个农业支部,2个企业支部,村两委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群众敢闯敢拼艰苦创业,走上了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多年来,汉口村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村民委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五个好党总支部”、省市“文明村”、“明星村”等殊荣。2008年全村社会总生产值2.7亿元,上缴税收400万元,村财收入1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8760元,全村集体办理村民医疗保险;并建立了福利制度,规定凡60岁以上老人分年龄段享受养老金每年总计16万,五保户在上级补助基础上每月增发给生活费150元,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全体村民享受过节费每年计15万;同时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每年投入15万元。现在的汉口村各项综合实力指标均列居全县前茅。 汉口村的发展,就在于成功地唱出了“三部曲”。 第一部曲:艰苦创业,发展集体经济。从1979年贷款2万元创办神香厂扩大发展到现在拥有固定资产1800多万元的集体制香厂,并在厦门设立办事处,年创出口产值4500多万元,创税利450万元。多年来,神香系列产品质量好、规格全、信誉高,远销台湾、香港和东南亚各国,受到海内外客商的赞誉,成为村办企业的拳头产品。 第二部曲:一业引路,走向共同致富之路。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以制香业为龙头,引导带动神香专业户、联合户、个体户、等经济成份多轮驱动,达到村富民也富,共同致富。制香业从原来家庭作坊发展到现在已成为规模型企业30多家,年创产值2.3亿元,形成了一业带动全村,一村一项目的生产格局。 第三部曲:一业带多业,滚动发展经济。经过几年来的拼搏,资金积累,扩大再生产,推动了其他产业发展。现在集体企业由单一的产业滚动发展到多种产业结构,拥有制香厂、纸箱厂、电厂等多家骨干企业,固定资产达2000多万元,年创产值上亿元,集体经济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如今的汉口村,村容村貌整洁,村风民风淳朴,到处是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全村有98%以上的农户住进了新建楼房,家家殷实,户户宽裕,全村村民安居乐业,过着宽裕小康的好日子。集体事业大家出力,社会公益人人捐资,汉口人敢闯敢拼,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的精神在步步升华。在汉口村,一条建设新村新貌的康庄之路在延伸,一个美丽富庶守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腾飞。 还有1个地名与汉口村同名:福建三明大田县湖美乡汉口村
汉口村地区行政机构
汉口村景点列表
-
-
留安塔
留安塔 留安塔位于永春县桃城镇留安村双鱼山上,原名仙洞塔。原有两座,一文明塔,一文峰塔,统称留安塔。据说永春地居网穴,其先人为了保护宝穴而建留安塔以镇锁网穴的龙脉,以防被歹徒作法暗算或超度走散。 塔... [全部]
-
-
展览城
展览城 展览城位于永春县城中心的繁华地带,是永春县重要商贸集散地。改革开放以来,永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跨越式的飞跃,工农业生产迅猛发展。永春农业综合开发成绩斐然,是全国柑桔生产基地县、全国... [全部]
-
-
永春文庙
永春文庙 永春文庙位于永春县桃城镇,亦称孔庙、学宫,是学子讲读及应考的地方。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最初在东岳桥西,继迁知政桥北和白马山之南,历经宋、元、明7次迁址,到明嘉靖... [全部]
汉口村特产列表
-
-
一都竹凉席
竹凉席主要有以下几种: 水竹席,麻将凉席,竹条席,竹丝席 水竹席是湖南益阳人民的手工艺产品,主要用水竹分细成1毫米厚度,3毫米的宽度,再手工编织而成! 席面柔软,亲肤,其吸汗,散热功能显著!三十年前... [全部]
-
-
一都红粬
一都岱山红粬有限公司位于一都镇南阳村,创办于2007年11月。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总投资150万元,注册资金100万元,该公司主要利用一都传统的制粬工艺,生产优质红粬,是一都镇首家规模生产红粬的... [全部]
-
-
一都红酒
一都红酒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其制酒技术家喻户晓。人们把酒储藏在瓮中,再严严实实地盖上一袋“沙包”,年代越久,这酒便会越发醇香。 酿酒过程细又腻 酿造好的红酒先要有好的红粬。...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