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福建 泉州 泉港区 后龙镇 后墘村

后墘村介绍

后墘村位于泉港区东南沿海村,东面有屿仔壁停靠码头,北边比邻依靠岩山接壤,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依山傍水,东西两侧平坦宽阔,呈祥和安逸之灵状,东面环有沿海大通道穿越,西有二级路(油码头专用路),别有一番“出将入相”之威,坐北朝南,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海陆交通便捷,1路公交车经达我村,距离泉港车站仅5公里,距离肖厝码头仅2公里,距离福炼一体化厂仅2公里,距离生活区仅有2公里,交通方便发达,是今后泉港社会经济发展最具有潜力的行政村。 行政隶属: 后墘村的先人以犀利的眼光选此人间福地,赐予子孙万代繁衍生息,大展宏图,功德无量。后墘村南邻于割山行政村,北邻许厝行政村,东至上屿岛海域,西邻后田、土坑行政村,东西约1.5公里,南北约2公里,辖区约3平方公里,是个人多地少的行政村。于1985年从后龙公社土坑大队拆出后,成为现后龙镇后墘村。由于福炼一体化的开发建设,2004年福炼一体化排洪渠河沟有1公里贯穿后墘、梅林、林里三个自然村,好象一条活龙,真是锦上添花。 村落和居民: 后墘村全村人口3230人,近890户。分布在四个自然村(分别是:后墘、竹头、梅林、林里),分为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近300亩,已被“沿海大通道”、“福炼一体化排洪渠”征地80多亩,主要种植红薯、花生等。滩涂面积6000亩,其中养殖花蛤900多亩,村民以耕农、耕海、外出务工经商为生。民风纯朴、山川毓秀、文脉悠远、名士荟萃、人杰地灵,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后墘村人有勤劳、俭朴、发奋、无畏的美德,后墘的山山水水养育着后墘人可贵的秉性和风范,也造就了后墘人所建树的滨海风俗文化,村民的住宅以及建筑风格都独具闽南特色。 还有1个地名与后墘村同名:福建南平武夷山市吴屯乡后墘村

后墘村地区行政机构

后墘村景点列表

卢琦故居
卢琦故居

卢琦故居在峰尾镇诚平村卢厝自然村,乃卢琦登科后,为缅怀祖先、荣耀门庭所建。厝址背依圭峰塔,面对大小乳山(又名观音山),南濒大圭澳,北临五里沙滩,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至今六... [全部]

离相寺
离相寺

离相寺在泉港区境内素以历史悠久著称,据明嘉靖《惠安县志》记载,该寺始建于唐天佑六年(公元909年)。相传,当时建筑规模宏大,为九进院落结构,在当地实属罕见。当然,时过境迁,现在已难再见一千多年前的状... [全部]

郭氏宗祠
郭氏宗祠

郭厝村隶属峰尾镇,东临湄洲湾,北接福炼生活区,是泉港著名的回族人民居住地,迄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 郭氏始祖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时值唐末闽王王审知开发福建,郭斌、郭质兄弟二人避难入闽,初居长乐,至五代... [全部]

昆山风景
昆山风景

前黄镇境内的昆山,也称昆仑山,位于驿峰路西北、324国道以东、坝头溪以南,是一条横贯东西的小山脉。昆山的外围,早已遍烙人类刀削斧凿的疤痕,而在昆山东南面,却是山深林密,岩峭洞幽,别有一番风景。 真可... [全部]

土楼侍卫府
土楼侍卫府

前黄镇土楼自然村,有一座建于清朝光绪四年(公元1978年)的“二进五间张双护厝南接偏馆庭院”的皇宫式宏伟建筑群,名叫“侍卫府”。它坐东朝西,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屋盖铺瓦筒,燕尾式屋脊高翘欲飞;... [全部]

后墘村特产列表

涂岭龙眼
涂岭龙眼

涂岭龙眼是福建泉州泉港区的特产。 涂岭龙眼 泉港涂岭龙眼行业协会 13392586 龙眼 涂岭龙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泉港浮粿 [全部]

泉港浮粿
泉港浮粿

泉港浮粿 浮粿:将蔬菜切碎与地瓜粉兑水和成稠糊浆,加入少许盐和味精;用汤匙勺到特制专用的直径6—7公分五瓣花瓣形的炸具内,添上蚵、肉后再铺上糊浆,然后放进油锅炸熟捞起即可。食用时蘸点酱醋,更是香嫩可... [全部]

口酥
口酥

口酥 将花生、芝麻炒熟、捣碎,和糖成为内馅;以面粉调水,再加少许肉油,揉成面团,取一小团,以圆木棍或酒瓶等圆滑的东西擀平,平摊于手,将馅置于其中,捏拳使面团合拢成鸡冠状。一个个捏成之后,分批放入油锅... [全部]

涂岭猪脚
涂岭猪脚

最惹人垂涎的要属红烧猪脚。酱红酱红的汤汁上漂浮着微微泛黄的油晕。轻风微拂下,油晕在汤里轻轻地来回荡漾,仿佛陶醉在自己的梦里。几颗快乐的葱油头,调皮地晃荡在油晕周围,时不时大胆地闯进去,搅碎了油晕的清... [全部]

东璧龙珠
东璧龙珠

“东壁龙珠”是一道取用地方特产精心烹制的名菜。福建泉州市有一著名古刹“开元寺”,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寺始建于唐代,相传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寺内东石塔旁有寺中小寺——古东璧寺,该寺有僧人栽的几株龙眼树,...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