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柄社区介绍
金柄社区 【行政辖区】金柄社区总面积约0.49平方公里,东与金龙街道后坑社区相邻,西与常泰街道华塑社区交界,南临市道301线,北靠常泰街道华星社区.共有3个居民小组,常住户220户,常住人口785人,流动人口约60人. 【办公场所】金柄社区办公场所位于社区中心,建筑面积220平方,建于1995年属于社区固定资产。 【【社区风貌】坑柄村始祖江立基公元元代至正年间诞生于福州府福清县平北上里坑柄乡,由元未(公元1322年)移居南安二都坑柄乡(今金柄社区),日后子孙又陆续分居南安市霞埕、东清、静明院、埔头和丰泽清源山下花园头等自然村。以及全国各地及港、澳、台等地区及东南亚国家有宗亲约有五、六千人。江氏宗祠始建于明未清初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被誉列南安四大名祠之一,规模较大,雄伟壮观,因年久失修,目前江氏宗祠已于2006年下半年着手重修,并将扩建两边护厝,整治有历史意义的“祠堂口潭”,重现当时山墩仔,绿化周边环境,将作为今后的泉州市区城市中心公园的一大景观。 金柄世袭传统弦管(南音)溯源于明代,一九四六年兴趣弦管的群众逐渐增多,乡里便聘请高师传教,授名“金华轩”,从而闻名郡邑,上世纪六十年代弦管被倒入“封资修”而被打入“冷宫”。九十年代末,在政府的扶持下,海内外家亲资助下,在归侨江祖眉老先生精心组织下,生承师德,故读重温,重组“金华轩南音学园,”再请名师任教,金柄传统的弦管从而重发新芽,又继承发扬闽南音乐文化瑰宝,为泉州市区培养一大批素质优秀的南音人才。其中有本学园优秀学生江培玲女士被派到印尼执教南音把乡音带到海外,激发了海外赤子思乡爱宗之情。 1992年至2000年间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和离退休老干部江程芳先生等同志精心组织,由全体村民自筹及海内外乡贤共同集资近百万元,修建一条1.5公里长,宽6米,总面积近万平方米的金柄大道,连接原泉南公路(今县道301线).1993年由热爱家乡公益建设印尼华侨江祖捷先生投入巨资修建约三公里村内水泥路,独办“金柄梅兰幼儿园”,至今一切经费由他负责,从而形成交通、文化四通八达的网络. 联系电话0595-22423637 通信地址:泉州市金龙街道金柄社区 邮政编码:362000
金柄社区地区行政机构
金柄社区景点列表
-
-
泉州天后宫
又名天妃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妃宫为我国现存建筑规格最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妈祖庙,位于泉州市区天后路。 天后宫始建于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此地为“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官府... [全部]
-
-
泉州东湖
泉州东湖:又名七星湖,在福建泉州市东郊。湖面积居古代泉州各湖之首。湖中有土山七座,名为七星墩。湖中植荷养鱼,“星湖荷香”为泉州十景之一。唐人欧阳詹描写东湖“含之以澄湖万顷,揖之以危峰千岭”,由此可见... [全部]
-
-
朋山
朋山:由大小相仿的两座山峰并列双峙,所以又名“双阳山”,其中略大的一座叫大阳山,小点的叫-山。有“若虎而蹲,若龙而奔”的气势,用“横冈叠献总萦蟠,忽有双尖削翠峦,并蒂秋开金菡萏,连枝露浣碧琅干”来形... [全部]
金柄社区特产列表
-
-
延陵丝瓜
延陵丝瓜是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浮桥街道延陵社区的特产。延陵社区出产的瓜品,不仅卖相好,而且味道佳,受到许多市民的热捧。 延陵丝瓜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延陵在泉州名气可是响当当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煮... [全部]
-
-
泉州刺绣
泉州刺绣 泉州专业刺绣肇始何时,史无明载,难于确断。但知有一种精巧的“高浮绣”,与唐时“蹙金绣”工艺相同。可见泉州刺绣工艺很早就有相当高的水平。宋代,泉州城内东隅有个“衮绣铺”,传说就是因为刺绣业集... [全部]
-
-
脱始漆器
脱始漆器的制作方法分为脱胎和木胎两种。脱胎是以泥土、石膏、木模等为产品的坯胎,然后用夏布(麻布)或绸布和生漆在坯胎上逐层裱褙上去,待阴干后,敲碎或脱下原胎后,留下漆布 器形,再经过上灰地、打磨、漆研...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