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头村介绍
大洋坝头少数民族隶属莆田市涵江区,系与闽中游击司令部旧址附近,东与坂洋、下洋两村毗邻以大洋造纸厂隔界;西与大洋度口接壤;南向石苔村庄与善扬宫;北靠琼峰南岭山庄。 全村有上下坝头(下坝头上下厅系明朝建造的)、坪底、后坑、汀埔等五个自然小村,门前溪畔环绕在好山好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观。村民善良勤劳,表现俭朴治家,不嗜赌风,总之被誉为福建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坝头村处于莆、福、永三县交界处,人文旺盛,繁衍长绵。以郭氏回族为例:于唐贞二年,由汾阳王郭子仪之裔孙嵩公自河南固始县奉汾阳王之香火入闽新宁县(即今长乐县芝山落户,为纪念回族始祖而建汾阳王庙奉供之。其后代官居户部侍郎之恂公又迁仙游大蜚山下,后裔又迁仙游碧溪。直至入闽十四世祖惟高公又于北宋乾兴年间徒进莆田魏塘郭埭(即今郭庄)其后裔闻名于世者有南宋初之郭义重、南宋末之郭道卿、元初之郭炜先后均授朝旌表为孝子,后人誉之为魏塘三孝子。故坝头郭姓有门第联写道:1、汾阳世第,魏阙名家(魏阙指魏塘两个孝子阙)2、魏阙家声大,屏山世泽长 多种经营是本村的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稻米,农业方面以种香米为主,在大米当中算是米中之王,既营养又可口,是一种特殊的大米。 油菜籽是经济作中一种绿色的作物,同时也是没有污染的植物油,全村每年种植100多亩,市场上供不应求,是当前城市居民必具的植物油料,全村每年可收入500多担。 磨菇也是主要经济来源,每年种植5万平方米,近几年来在市场上是一种绿色的菜类食物,营养价值极高,又可防癌的食物。 莴苣是一种没有污染的绿色蔬菜,本村每的种植200多亩,除本省采购商外还有外省的商贩到本村来订合同购买。 山地开发,本村充分利用荒山草地,栽种巨尾桉,植种500多亩,这种树林速生树在5年之内,就可以生长成林,经济价值是收入较高,本村逐年将扩大栽植面积。 毛竹也是本村的经济来源之一,它的特点是繁殖快,成本低,效益大。 养殖方面,全村养殖蛋鸭5000多只,全年产值蛋类5万多斤,还有家养鸡鸭6000多只。 本村有一座天然的花纲石矿,整座山石有1平方公里,每年能开采5万多方的石籽和石材用料,交通方便,大卡车可直通至石场。 还有6个地名与坝头村同名:福建漳州平和县秀峰乡坝头村福建泉州晋江市磁灶镇坝头村福建泉州晋江市安海镇坝头村浙江省台州三门县亭旁镇坝头村浙江省台州路桥区桐屿街道坝头村安徽安庆市宿松县洲头乡坝头村
坝头村地区行政机构
坝头村景点列表
-
-
黄冈祠
黄冈祠 黄冈祠位于涵江梧塘公路黄巷坡西侧,这是纪念黄岸的祠堂。门楼是四柱三楼的花岗岩0式,黄色琉璃瓦顶,埕内列石马、石羊……。碑墙上嵌着十多块自唐代以降的历代碑碣,是黄巷历史的真实记载。埕前有一口幽... [全部]
-
-
巩溪宫
巩溪宫 巩溪宫位于涵江区新县镇广宫村洛阳山麓,创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由进士黄彻发起兴建,历代均有重修。正殿保留宋代典型梭形瓜楞柱、盆唇覆盆莲花柱础、抱鼓石等主要构件,梁架结构与福州华林寺... [全部]
-
-
鲤江庙
鲤江庙 涵江鲤江庙,亦称城隍庙,创建于清康熙五年(1666)秋。座落在涵江鉴前路(古地名称凤岭),坐南朝北。鲤江庙南高北低,整体建筑依地形而建:殿堂节节升高,瞻之弥高,更显气势雄伟。1985年由侨胞... [全部]
坝头村特产列表
-
-
枫亭温汤羊肉
温汤羊肉的制法是选择上好的山羊,放血宰杀,脱尽毛,卸内脏,把整羊放入锅中,用沸汤淋烫几遍,迅速放入木桶中,再冲入适量开水,淹没全羊,盖上桶 盖,待次日取出,按羊脖肉、羊脊肉、羊腿肉、羊杂肉四类分别切... [全部]
-
-
天九湾炝肉
莆田民间有一道传统的家常菜,名曰“炝肉”。做法虽说简单方便,但有不少釉奥妙藏在其中。如果不是得其真传,要做出同样的品质和味道很难的。经得家指点,才知道要做好这道菜,可要拿出四样功夫来。 其一是选好肉... [全部]
-
-
涵江海蛎汤
莆田沿海盛产海蛎,而且价钱便宜,很容易买到新鲜的。不过一定要新鲜的,虽然是一种便宜的海鲜,但它要求新鲜程度并不比其他海鲜低,反而更高些,因此在购 买的时候最好是看着卖主直接从海蛎壳里挑出来,不要怕麻...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