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福建 南平 政和县 外屯乡 外屯村

外屯村介绍

外屯村位于政和县中部,是个古老的村庄,唐朝时称东湖,因外屯下池一带地势低平,属于河谷冲积小盆地,排水不善,一旦洪水到来下池即成一片湖沼而得名。宋神宗年间有魏姓在此定居,故又名魏屯。后因“魏”方言与“外”同音,转称为外屯,现为乡政府所在地。 地理位置:外屯村位于政和县中部,东为洋屯村,南连稠岭村,西邻车潭村,北为铁山镇大岭村,省道302公路穿境而过。 地形地貌:外屯村地处丘陵地带,海拔380—900米,山多地少。 村落村民:全村总面积为5.7万亩,其中生态林27352亩,毛竹林9000亩,锥栗3400亩,农田2500亩,茶园810亩,有11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3675人,940户,其中党员93人,由于本地资源有限,很大一部分村民都外出经商或务工。 本村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毫米,年均气温13.5聂氏度,年最高气温35聂氏度,最低气温-5聂氏度,无霜期235天,四季分明,水资源丰富,水质量好。 森林及生物资源:外屯村绿化覆盖率达89%,野生动物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虾类、蟹类、鱼类、昆虫类等八大类,计280科,1564种。镜内有国家级地质公园佛子山景区,蛙岩、洋后古廊桥、百年古寺、古元白水洞瀑布等。 历史人文:外屯村洋后自然村清朝间建的廊桥,传统制造技艺十分独特,整座桥染不用一颗金属零件,只凭一些简单的木头构件穿插搭接而成,被称为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活化石”。 外屯村东北方向起于清朝时,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重修石门寺,供奉三宝、观世音等。 新风新貌: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外屯村经济文化、村风村貌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每个自然村都有了不同的变化,几年来各村村道水泥硬化,各村落也安装了路灯。 外屯村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创建生态村,建设古元美丽乡村。 还有1个地名与外屯村同名:福建南平建阳区漳墩镇外屯村

外屯村地区行政机构

外屯村景点列表

水濂洞
水濂洞

水濂洞 水濂洞据说是孙悟空奉观音之命来保护鸳鸯时的住所。昔日宜洋武举张朝升举加来为宜洋村选八景时,就把洞外的百丈漈列为宜洋八景之一列—“漈水成烟”。形容此处的瀑布的水飘洒不知几千里,如烟似幻。人立于... [全部]

纱帽岩
纱帽岩

纱帽岩 五彩洋的中央,有一突出的石笋,从上方看,很象一顶明代的乌纱帽,故称“纱帽岩”。据说当年有一位县官路过此地,见此处山清水秀,感叹宦海沉浮,遂生退隐之心,将纱帽抛在水中化为此石,中国文人的超脱,... [全部]

云根书院
云根书院

云根书院 云根书院位于政和县城南青龙山上,临近烈士陵园,每日都有众多政和及外地游客登临书院。新建的云根书院,远远望去,规模恢宏,蔚为壮观;书院建筑群是仿宋建筑风格,体现理学文化,格调高雅,风貌独特,... [全部]

铁山大岭
铁山大岭

铁山大岭 铁山大岭森林公园是政和近效的主要天然公园之一,是主城区东部的一道绿色屏障,是江北地域彩带上的一颗绿色宝石,其主峰海拔584米,坪上有1.8万亩森林,是天然的氧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林中有... [全部]

虹溪
虹溪

虹溪 虹溪位于洞宫山景区中心麒麟岩下,长10余公里,宽约3米,令人惊奇的是,如此长度的储赤色河床,居然如刀削斧劈一般平坦。溪中全然不见河卵石和泥沙。关于虹溪的由来,还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当年... [全部]

外屯村特产列表

南煎猪肝
南煎猪肝

南煎猪肝是福建的特色小吃。 猪肝营养丰富,具有明目补血之功,是良好的滋补品。“南煎猪肝”呈酱红色,外润内嫩,味道鲜美,佐酒甚宜。 原料:猪肝五两。 调料:酱油二钱,五香粉三分,黄酒二钱,葱段二钱,熟... [全部]

政和锥栗
政和锥栗

继建瓯市之后第二个被授予“锥栗之乡”的县(市),是福建省南平政和县。 南平政和县,在国家林业局命名的第二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名单中,被授予“中国锥栗之乡”称号。政和县处在南平市v字形的锥栗产... [全部]

政和茉莉花
政和茉莉花

茉莉花 政和县是茉莉花培育基地县,植株高1-1.5米,为直立丛生灌木,多分枝,茎枝较粗硬,茎基部表皮有灰褐色皱纹。幼茎绿色,健壮枝条有棱和短茸毛。叶对生,阔卵形,全缘,网状脉,叶色浓绿,叶质较厚且富... [全部]

南平香菇
南平香菇

香菇 亦称香蕈、香菌,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人工载培历史已有1000多年。《吕氏春秋》和《本草纲目》均谈到香菇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武夷山区农民有种香菇的习俗,其中的椴木香菇质量最优。购买香菇时,一是照... [全部]

白毛猴
白毛猴

白毛猴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创制于民国初。白毛猴,或称白绿,属半发酵茶,原产于福建政和县,当地又称“白猴”,因形似毛猴而得名。外形条索粗壮卷曲,白毫显现,犹如毛猴静伏而得名。内质毫香鲜爽纯正,滋味醇...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