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社区介绍
一、基本情况 大洋居位于中房镇南部,距镇所在地仅1公里,距县城30公里。全村面积1.1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有耕地面积419亩,园地面积302亩,林地面积866亩。全村共245户,总人口864人,下辖3个自然村。 二、历史人文 清光绪年间,该村祖先由罗源县洪洋乡秋岭村迁居大洋,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族谱记载,当时只有两夫妻迁居大洋,生下7个男丁,从此开枝散叶,现已发展有800多人。 三、村风村貌 近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全居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根本出发点,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全村民众同心协力,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大洋居焕发出社会主义现代新农村的面貌。目前,该村新修的一条大洋大街长600米,宽16米,两侧全面绿化,加上新房规划建设,布局整齐合理,改变了过去木屋、小路的落后小农村形象。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现大街来往车辆频繁,为使车辆管理规范化,该居两委又发动群众,在大洋街左侧新建停车场,总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总投入资金68万元,使该村的交通运输更加便捷有序。 四、政治建设 该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全体干部思想统一,为了一个目标:抓生产发展,治穷变富,抓思想教育、治旧变新,抓科学文化、治愚变智,抓社会秩序、治乱变安,抓服务质量,治差变优,抓环境卫生、治脏变净,全面把该村建设成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经济资源 该村地势平坦,且距镇中心及城关都较近,交通便捷,各项配套设施完善,目前已有多家石材厂在此兴办加工厂。另外,中房镇整体海拔较高,大洋居同样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肥沃土壤,更是培殖无公害、反季节、绿色果蔬的好基地。
大洋社区地区行政机构
大洋社区景点列表
-
-
陈太尉宫
陈太尉宫座落中房镇乾溪村,始建于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年)原南宋嘉熙三年(1239)苏十五世孙陈庆封“都统伏魔太尉”,改名陈太尉宫。整座建筑由正偏殿、戏台、宫门组成,支承构件为拱斗叠接,是江南仅存完... [全部]
-
-
罗源岱江畲族漂流
漂流起点在古松岛,途经王廷洋、卓田垅、洋头里、霍口、下坂、福湖,总长8公里,漂程约2个半至3个钟头。 除了参与漂流之外,还可领略该乡浓郁特色的畲族风情。每年农历三月三为畲族传统节日——乌饭节。这日,... [全部]
-
-
罗源畲族村-福湖村
全村6个村民小组,163户,人口667人。其中畲族147户、565人,畲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85%。福湖村之西有一低地,溪洪爆发时常被淹没,则成为湖,村民为求逢凶化吉,称之福湖;又一说畲族人自广东迁... [全部]
大洋社区特产列表
-
-
罗源下廪羊
罗源下廪羊是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的特产。罗源下廪羊个头较小、肚皮长白毛,羊肉紧实,无膻味,口感极佳。 罗源县碧里乡有种奇特的山羊,名字叫“下廪羊”。据了解,下廪羊是罗源碧里乡碧里村、西洋村、廪头村、廪... [全部]
-
-
福州茉莉花茶
福州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已有近千年历史。茉莉花是佛教四大圣花之一,秦汉时随佛教传入东南佛国福州,福州逐渐成为茉莉之都。由于宋代香疗的普及,中医对茶及茉莉花的保健作用充分认识,福州茉莉花茶在此环境下产... [全部]
-
-
罗源袖珍菇
在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中,上长治村因地制宜地发展了食用菌种植业。全村种植秀珍菇的农户有336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5%;种植面积32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68%;年产菌袋2500万袋,鲜菇90...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