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村介绍
罗源县凤山镇苏区村原址地处连(江)罗(源)交界,海拔800多米的崇山峻岭中,信息不灵、交通闭塞、文化遗乏、经济落后。叶飞、陶铸等革命前辈曾战斗、生活于苏区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原址还有耕地245亩,山地1.1万亩,林地0.94万亩。1996年我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兴建苏区水库解决城区生产用水的重大举措,于1997年实行异地移民搬迁,现址位于城郊南部城乡结合处104国道边,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莲花山公园畔。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104户415人,外来人口100多人,有党员24人,团员36人,2010年村财收入16万元,人均纯收入7005元,辖区内有酒类批发商场、调味品酿造厂、车辆修理厂等。新村建设严格按村建规划进行,至98年底全部喜迁新居,人均住房面积30多平方米。建成600多平方米村部办公楼和文化活动中心,近100平方米冲水式公厕一座,铺设了1条780米的下水道和1条长100多米宽7米的进村水泥道路,以及总长13.5公里,宽3.5米的鳌峰至苏区水库水泥公路,并在原址建有一座80平方米护林点,管护万亩森林涵养水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努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生产,改善群众生活。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经过几年的努力苏区村焕发了无限生机,村级集体经济也融洽入了城区发展大舞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区建设的需求,新村水、电、路、通讯、有线、宽带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建设花糟、绿化带400米;配备了1名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员,实行门前卫生、绿化、秩序“三包”和全日制环境卫生保洁,安置了垃圾收集桶36只,彻底改变了过去“脏、乱、臭”的现象,给村民创造一个舒适、洁净的生活环境,基本达到了规划合理、配套齐全、秩序井然、环境优美、村民安居乐业的省级生态村创建总体要求。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倡导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让文明春风吹拂苏区每个角落。2006年被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并荣获2003一2006年度县级文明村荣誉称号,2007年通过省、市“家园清洁行动”验收合格。2008年作为凤山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唯一试点村,通过市级验收合格,并列为福州市第二批“双百”工程建设示范村;2010年作为凤山镇创建省级生态村申报单位。我村正以稳健步伐向全面小康、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迈进,必将成为我县革命老区建设的新亮点。 还有1个地名与苏区村同名:广东梅州市五华县双华镇苏区村
苏区村地区行政机构
苏区村景点列表
-
-
陈太尉宫
陈太尉宫座落中房镇乾溪村,始建于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年)原南宋嘉熙三年(1239)苏十五世孙陈庆封“都统伏魔太尉”,改名陈太尉宫。整座建筑由正偏殿、戏台、宫门组成,支承构件为拱斗叠接,是江南仅存完... [全部]
-
-
罗源岱江畲族漂流
漂流起点在古松岛,途经王廷洋、卓田垅、洋头里、霍口、下坂、福湖,总长8公里,漂程约2个半至3个钟头。 除了参与漂流之外,还可领略该乡浓郁特色的畲族风情。每年农历三月三为畲族传统节日——乌饭节。这日,... [全部]
-
-
罗源畲族村-福湖村
全村6个村民小组,163户,人口667人。其中畲族147户、565人,畲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85%。福湖村之西有一低地,溪洪爆发时常被淹没,则成为湖,村民为求逢凶化吉,称之福湖;又一说畲族人自广东迁... [全部]
苏区村特产列表
-
-
罗源下廪羊
罗源下廪羊是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的特产。罗源下廪羊个头较小、肚皮长白毛,羊肉紧实,无膻味,口感极佳。 罗源县碧里乡有种奇特的山羊,名字叫“下廪羊”。据了解,下廪羊是罗源碧里乡碧里村、西洋村、廪头村、廪... [全部]
-
-
福州茉莉花茶
福州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已有近千年历史。茉莉花是佛教四大圣花之一,秦汉时随佛教传入东南佛国福州,福州逐渐成为茉莉之都。由于宋代香疗的普及,中医对茶及茉莉花的保健作用充分认识,福州茉莉花茶在此环境下产... [全部]
-
-
罗源袖珍菇
在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中,上长治村因地制宜地发展了食用菌种植业。全村种植秀珍菇的农户有336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5%;种植面积32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68%;年产菌袋2500万袋,鲜菇90...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