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间廊村介绍
九间廊村地处南明街道东南部的天姥山下,在2004年由九间廊、施家坑、官坑3个村撤并而成。现有农户194户,人口572人,有耕地面积339亩,其中水田223亩。农户人均收入5302元。五保户1户,低保户10户,低保边缘户2户。最大的自然村为九间廊,有67户,208人。 全村农业经济以草莓、板栗、茶叶种植为主,共有板栗520亩,其他水果120亩,山林4030亩,茶园107亩,是南明街道南下广东种植草莓最多的村之一,共有23户,71人从事农业外拓,每年增加农业收入100余万元。工业经济以发展家庭工业为主,有曲轴厂1家,暂停产。进城务工人员较多。 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九间廊村不仅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新发展,同时还以康庄道路建设、水利建设、自来水建设等为切入点,切实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新建了九间廊至官坑的康庄道路1.3公里,投资59.3万元,使环境更整洁。生活更方便;从2005年起,陆续对3个自然村进行了自来水改造工程,使饮用水更加卫生;筹资6万多元对村大会堂进行了危房改造和后门山悬石排险,修建水渠300多米,极大地改善了近600人口的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条件。
九间廊村地区行政机构
九间廊村景点列表
-
-
千佛院
千佛院的前身是元化寺,为高僧于法兰、于法开师徒所建立,是与江南第一大佛同时代修筑的又一处石窟。 元化寺到齐永明三年(公元485年)开始开石窟,造千佛。比僧护到石城还早一年。石窟成后改寺为千佛院,会昌... [全部]
-
-
江南第一大佛
“江南第一大佛”是大佛寺内人文景观中的精华,镌造于南朝齐梁年间(486—516),僧护、僧俶、僧祐三代僧人相继雕凿,历时三十年建成。 “江南第一大佛”石弥勒像佛座高1.91米,佛身高13.74米,头... [全部]
-
-
佛山圣境(露天弥勒)
经绿竹掩映、黄墙黛瓦的华严庵,远远能看到盘虎岩对面有一座小山,山似一尊佛,佛似一座山。山体宛如大佛的身躯,两膝端坐,袒胸露腹,右手扶膝,左手扶袋。自然形态唯妙唯肖。即为景区之佛山圣境。 设计者巧妙地...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