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旺村介绍
上旺村位于绍兴县东南部,村域面积4.89平方公里,于2003年5月由上旺、岩里两村合并而成。全村共439户,1362人。现有农田526亩,竹山796亩,茶山800亩,山林3483亩。 上旺原为上王,由多个姓氏组成,各姓氏从沥泗、保家山等地迁入,曾是“四周环山一条溪,荒山秃林无粮地,十户人家九户穷,挑脚抬轿做长工”的过路凉亭苦上王。五十年代后期,上旺村民在王金友的带领下,以“八把山锄创大业”的精神,治理穷山恶水,改溪造田,开荒种茶,改造环境,村庄发生巨变,经济有了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改善,那时人们在“王”字边加了个“日”字,意使其更加兴旺。六七十年代,上旺人拆旧建新,移房造田,植树造林,成为以茶叶生产为主,粮、农、林、牧业全面发展的新上旺,多次受省委、省政府表彰。七十年代末,创办了上旺丝织厂、茶叶精制厂等企业,开始从农业逐渐向工业之路发展,受到国务院嘉奖,称之为“青山绿水好地方,山上是银行,平川是粮仓”的时代新农村。 上旺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和称赞。从1970年起,有近百万名省内外干部群众到上旺参观学习,86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莅临上旺考察访问,党和国家领导人-、-、-、江华、铁瑛、陈伟达、-等均踏上上旺土地,带来了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改革开放初期,上旺村创办了几家集体企业,由于各种因素陆续倒闭,集体经济一度滑坡。村党支部、村委发扬老一辈的创业精神,及时调整思路,致力扭转局面。一是改造茶叶品种,生产名优茶,建造名茶市场,成为“茶叶专业村”;二是依托本地资源,鼓励创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户经济林收入;三是支持鼓励村民创办个私及家庭工业,加强招商引资,成为“家庭工业专业村”。全村现有以纺织、手套、服装、茶叶为主的20余家企业,销售额达4000多万元。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收入8000元以上,村级资产达450万元。 为适应时代步伐和村民需求,上旺村编制了新农村建设十年规划并付诸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达到“硬化、绿化、净化、亮化”要求;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有力推动社会综合治理和村民自治;积极创建县级“文明村”、“文化村”、“卫生村”、“社会综合治理示范村”和“市级体育特色村”等,多次荣膺“县级先进党组织”称号。同时,村“两委会”牢固树立“无工不富”理念,大力发展村级经济,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传承“上旺精神”,续写名村辉煌。
上旺村地区行政机构
上旺村景点列表
-
-
秋瑾烈士纪念碑
导 游 : 解放路与府横街的交叉口就是鲁迅在《药》中描写的“丁字街”。这里原有一阁,横匾上题字“古轩亭口”。屡建屡废,现已无存,只剩下地名。介 绍 : 轩亭口也是巾帼英雄秋瑾就义的地方。1931年1... [全部]
-
-
鲁迅文化广场
介 绍 : 鲁迅文化广场位于绍兴咸亨酒店西面的鲁迅路口。广场采用下沉式设计,台阶层层叠叠,红花绿叶相间,草木葱郁,青石板地面突出了绍兴的传统风貌。 鲁迅文化广场北部塑有鲁迅铜像,面对鲁迅路,暗黑的铜... [全部]
-
-
秋瑾故居
导 游 : 故居坐北朝南,背依塔山,原系明代大学士朱赓故宅之一部分。秋瑾祖父宦游返里,携家居此。秋瑾在此居住有年,并于此学文习武。秋瑾留学日本归国后主持绍兴大通学堂时,故居成为她联络会党进行反清革命... [全部]
上旺村特产列表
-
-
绍兴醉蟹
【醉蟹】 “醉蟹”,相传由在安徽作幕的绍兴师爷所创。 当时,淮河两岸蟹多为患,当地百姓却不知食用,庄稼遭害,驱赶无方, 十分惊恐。师爷便向州官提议,鼓励百 姓捕捉,上交官府,他则备好许多 大缸和食盐... [全部]
-
-
清炖越鸡
清炖越鸡 清汤越鸡采用著名的“越鸡”烹制成肴。绍兴在春秋时期曾是越国的故都,越王台就是建于卧龙山(令府山)的东侧。相传在越王宫内,原先养有一批花鸡,专供帝王后妃观赏玩乐,后来此鸡外流民间,经过当地百... [全部]
-
-
鉴湖鱼味
鉴湖鱼味是浙江绍兴菜,咸酸甜辣,鲜香可口。 主料:草鱼500克。 辅料:红辣椒50克 猪肉(瘦)25克 淀粉(蚕豆)30克。 调料:白砂糖40克 姜1克 黄酒30克 小葱5克 醋30克 大蒜5克 盐...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