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社区介绍
石桥社区位于杭州市城区东北端,昔半山南麓之延,旧有寺、庵数其中与半山、黄鹤、皋亭诸山之丛林,同为东南佛国一隅。今辖区纵横二路(104、320),宣杭铁路贯穿其中,上塘河在此折北迤东,背壤北景园,位置险殊、交通发达,自古乃杭州东北水陆咽喉,又以橫跨域内桃花漾上,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5)的古通济桥而名于杭城,因桥基为半山山脚岩脉,直接以石砌筑,故俗称石桥。然以石桥为地名由来已久,今石桥街道、石桥社区乃至前石桥镇皆以此为名,现与辖区另一桥欢喜永宁桥同属市级文保单位。 社区现总面积1.8平方千米,绿地面积7.3万平方米,域泽三河二湖一漾(康家河、石桥河、细港、南大湖、北大湖、桃花漾)。辖区人口19000人,其中常住人口641户共2700人,流动人口16300人,辖十二个居民小区,九个楼道单元,行政隶属石桥街道。 2005年6月30日,石桥社区完成翻牌仪式,撤除原石桥村建立经济和行政两个单位即石桥社区和石桥经济合作社,并依法选举产生经合社党总支和社区党总支。依法完成资产评估工作,海选产生股东代表,依法召开股东代表大会,依法选举产生董事会和监理会。 社区成立后依照法定程序,在上级政府的现场监督下,通过选举依次产生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委员会,成立社区筹建小组并成立下属人民调解、治安保卫、计划生育、公共卫生、反-、普法教育、创建安全社区、安全生产、禁毒、拆违、流动人口管理等领导小组和委员会,以此正常开展社区各项工作和日常事务。 回顾二00二年初,社区(村)随着150余户农户的居住房开始大规模拆旧建新,在原石桥村村委的组织领导下掀起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大规模农居点改造工作。截止二00五年六月撤村建居前,共拆旧建新619户,遗留22户未建,基本完成第三次农居改造。(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有过二次农居改造) 在第三次改造工作初期,面对新形势与旧村改造的繁冗工作面前,为适应当前新时代物质文明的需求,改造工作由细入微,系统全面地对各农居点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不仅从小区的宏观布局还是居民庭院的细景都详规细审,做到大势方整,小境错落,求得自然与人为的和谐互补。在建设中,为达到新型住宅小区的建设要求,社区还投入3000余万元资金,对所有的道路桥梁、景观夜明、绿化河流、文化体育、环境卫生、交通安全、解决“两难”、安全防护等公共基础设施进行了精心设计和改造建设。 对农嫁居及离婚人员也都作了安排,采取集体出资建造多层公寓,个人优惠购买,以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今年为配合“石石立交桥”的动工,受其影响而需动迁的辖区31户居民拆迁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包括评估、补偿、拆除、申建工作己完成,新居放样工作也已于日上基本完成。 现在的石桥社区已基本完成生态文明建设,主要表现为: 还有6个地名与石桥社区同名:安徽马鞍山当涂县石桥镇石桥社区广东惠州市惠城区河南岸街道石桥社区福建三明沙县凤岗街道石桥社区湖北武汉市江岸区后湖街道石桥社区江苏扬州邗江区双桥街道石桥社区贵州遵义凤冈县天桥镇石桥社区
石桥社区地区行政机构
石桥社区景点列表
-
-
浙江自然博物馆
浙江自然博物馆,前身是西湖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1984年独立建制,该馆面积近8000平方米。是中国自己创办的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以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标本收藏、研究、展示为主要... [全部]
-
-
武林广场
武林广场位于西湖之北,市区省展览馆前面。因场处武林门地片内,故名。周围新建高楼林立,有电信大楼、杭州大厦、杭州剧院、杭州国际大厦、杭州百货大楼等。遂成杭城繁华而花园式的中心广场。 一九八五年建成广场... [全部]
-
-
古通济桥
古通济桥 古通济桥位于下城区北部,址石桥镇东北。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5),桥基为半山山脚岩石,直接以石砌筑,故称石桥。原名古通济桥,拱形,长13.1米,宽2.3米,高3.7米。桥碑铭诗叙景,诗... [全部]
石桥社区特产列表
-
-
生爆鳝片
生爆鳝片 “生爆鳝片”是“南料北烹”的代表风味之一,创制于南宋时期。是杭州的传统美食。其特点是鳝片色泽黄亮,外脆里嫩,蒜香四溢,酸甜可口,是具有南料北烹特色的杭州传统名菜。 原 料: 大鳝鱼 2条(... [全部]
-
-
鱼头浓汤
汤浓如奶,油润、嫩滑、色佳味美。这是一道从“鱼头豆腐”衍生创制出来的杭州传统名菜。过去因豆腐热易变酸,影响口味质量,“鱼头豆腐”供应受到季节的局限。为满足广大顾客的需要,精心的厨师用火腿、菜心等配料... [全部]
-
-
杭州扇
杭州“雅扇”历史悠久,自古以来闻名遐迩,也深深印在老一辈文人心底。扇,作为文人的象征,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不仅扇子是人们生活中的实用品,扇面也是诗人、画家、书法家施展才华的天地。自古以来,扇子受到人们...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