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山西 晋中 平遥县 宁固镇 宁固村

宁固村介绍

平遥县宁固镇宁固村,地处汾河西岸,现有常住人口5384人,耕地8011亩,劳力1250人,是平遥县五大建制镇宁固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区位优越,省道汾屯路穿村长而过,经济发达、商铺林立,既是典型的农业大村、传统的商贸重镇,河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批试点村之一。 近年来,该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坚持走种植业和加工业双重发展的兴农富农之路,使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逐年攀升。在产业上,大力发展以三瓜(甜瓜、西瓜、南瓜)、辣椒、花生为主导产业的种植业,并通过科技投入重点发展了以立体种植为主的瓜类种植基地7000多亩,亩均收入达到1500多元。与此同时,针对种植产业的兴起,创办了集贸市场,组织成立了瓜果协会、蔬菜协会等专门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2010年10月通过群众、两委的共同努力,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农民种植大棚,目前设施蔬菜建设100亩,建成37个大棚。 该村已于2006年7月通过省级评审的总体规划,重点把宁固村的小城镇建设作为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分区域、分期限进行了详尽规划。依据总体规划和全镇“一体两翼、三区五业”的经济发展思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开发,以“四化、四改、六通”为重点,通过引进推广实用技术、开展网上科技服务等形式,为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化”即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村庄绿化。按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备、功能齐全、环境优化”的目标要求,该村从着力改善农民基础设施入手,积极行动,多方协调,投资150多万元拓宽硬化村内道路20多公理,户通率达95户℅以上。投资25万元完成了通道绿化、亮化工程。“四改”即改水、改灶、改厕、改圈。在饮水安全工程上,支部村委一班人积极争取国家补助资金38万元,自筹资金110万元,彻底解决全村人畜的饮水安全问题,而且还积极争取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发展沼气用户300多户,吸引国家投资36万元,农民自筹24万元。配合沼气建设进行的改厕改圈,目前已全部规划完毕。“六通”即通路、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通网络。该村的六通工程已全部实现。有线电视的接入、网络文化室的建设、农村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的完善,进一步增加了宁固村小城镇建设的步伐。2010年7月以“一事一议”为契机,对村内1000米道路进行了硬化,方便了村民的通行。 在实施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建立了标准的村卫生所,其服务设施完善。全体村民积极参加医疗合作,全体村民的参合率达90﹪以上。为促进村风文明建设,积极筹积资金,总投资10多万元的文化活动中心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和建设中。该村已经完成了小学危房的改造工程,筹资110多万元修建的1000平方米的二层小学教学楼已投入使用,而且还完成了围墙、锅炉房、多功能电教室等设施的配套工程。村支部、村委支持本村在外经商人员投资100万元修建营业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万福隆超市宁固农家店,全力配合镇政府多方筹资200万元,精心拓宽打造长达1400米的商贸通道,运作社会资本300多万元开发临街商铺4000平方米,其中2000平方米已投入使用。 在支部、村委一班人的努力下,该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巩固和发展,民主政治已经形成了有效机制。该村开展了创“五好”党支部活动,并使党支部的“三会一课”规范运作;修改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完善并落实了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完善了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制度,推行了重大村务村民户派代表议事制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增强了支部、村委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该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受到市、县两级的一致好评和支持。2008年2月,被0晋中市委、晋中市人民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四化四改’标兵村”。2008年3月,被宁固镇党委评为“教育工作先进村”。2009年2月被0平遥县委、平遥县人民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先进村”,2009年7月被0晋中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宁固村地区行政机构

宁固村景点列表

同兴公镖局
同兴公镖局

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105号,由平遥南良庄人王正清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创建。 展馆为明代建筑,其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清代咸丰直至民国初年同兴公镖局创办、发展、及歇业的全过程,讲述了武林镖局方面的知识... [全部]

天吉祥博物馆
天吉祥博物馆

天吉祥博物馆。是平遥古城唯一的一家商号博物馆。是由我县收藏家协会主席崔长明先生创办的。 商号在以前是搞经商、做生意的地方。大家现在所来到的就是一百多年前,平遥最为著名的洋货贸易行---长盛蔚旧址。长... [全部]

清虚观
清虚观

清虚观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平遥古城内最大的一座道观。它始建于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前后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法排列着:牌楼、过殿、龙虎... [全部]

雷履泰故居
雷履泰故居

雷履泰是中国第一家票号创始人,日升昌的首任掌柜,现在参观的宅子建于清道光年间,已有180多年历史,原由东院、西院、东偏院、西偏院四个院子组成,总占地面积3888平方米。 南厅以前是宴请宾客的场所,现... [全部]

中国镖局博物馆
中国镖局博物馆

中国镖局博物馆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中部,座西朝东,总占地面积 平方米,馆内10大展室以详实、丰富的实物资料,客观全面地讲述了镖局这一特殊行业的产生,经营管理以及组织运行的历史史实,揭示了镖局在中国封建... [全部]

宁固村特产列表

什锦炸酱面
什锦炸酱面

【原料】 春笋、香菇、水发腐竹、油豆腐、豆腐干、油面筋、黄瓜、鲜蘑菇各50克,鸡蛋2个、豆瓣酱50克 【辅料】 花椒油100克,葱花、姜末、蒜片、精盐、味精、湿淀粉、香油各少许 【制法】 ①将春笋、... [全部]

平遥剔尖
平遥剔尖

【原料】 面粉1000克、水600克 【制法】 将面倒入面盆,先用500克水把面和起(水温“冬热夏凉春秋温),再分别将余下的水扎入面内,双手揣匀,揣到盆光、手光、面光为止,用净布盖上,饧半小时。饧好... [全部]

平遥擀面
平遥擀面

【原料】 白面或白面掺加高粱面 【和面】 室温水,可略加少许盐,化匀后边加水边搅拌,直到面粉大部拌成絮状后,揉压成团,放置醒匀,和成的面团要求既无干面又要光滑且较硬。用手揉压成厚饼状,用擀面杖将面饼... [全部]

河捞
河捞

【原料】 白面或白面加绿豆面 【和面】 和面用水要求同抿圪蚪,面团比之更软,以难以堆放成形为度 【制法】 醒匀后的面团揪成约茶杯大小的面块,略揉成粗条,塞入河捞床槽内(河捞床的专用工具,钉好的平木架... [全部]

平遥刀削面
平遥刀削面

【原料】 精粉1000克,水500克左右 【制法】 将面放入盆中,加水和好,略饧,再揉匀揉光,揉成后头大、前头小的圆柱面形,左手托住和好的面块,右手执削面刀,先从面块的里端开刀。第二刀接前部刀口上端...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