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山西 晋中 太谷县 范村镇 冀村村

冀村村介绍

范村镇冀村地处太谷县东部,地势平坦,位于孟王路旁,交通便利。全村1507口人,463户,耕地5420亩,农村经济总收入527.45万元,人均收入5430元。该村支委、村委班子健全,在其带领下,全村主要以农业为主,特别是日光温室大棚共有300个,种植面积300亩,西红柿成熟期间,亩产3.3万斤,畅销太原、广州、长治、阳泉、内蒙等全国各地。种植酥梨1000亩,每亩产量达4000-5000斤。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加强规划管理,科学、合理指导该村的发展和建设,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村村情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制定本年度年度计划。 以十七届五中全会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省、市委全会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充分调动全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切入点。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增长方式,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发展动力,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改善生活条件,构建繁荣、富裕、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产业布局合理,经济稳步发展。村级主导产业稳固,富民产业拓宽,农民致富项目突出。农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基础设施加强,村内环境改善。广播电视和通讯网络全覆盖,基本消除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及其他污染,道路绿化,环境整洁,面貌一新。农民住宅建设功能齐全,节能安全、造型美观、居住幽雅。法律意识增强,民主管理科学。村民自制机制健全,民主管理规范,农民法制观念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农村社会和谐安定。

冀村村地区行政机构

冀村村景点列表

太谷天宁寺
太谷天宁寺

天宁寺位于太谷城东南,距县城十公里处的大佛山山顶,创建于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4年),清乾隆三十九年,道光二十七年相继重修。 天宁寺,坐南朝北,分主院、东院、西院、南院,共计41间殿亭,占地668... [全部]

普慈寺白塔
普慈寺白塔

白塔在山西太谷县城内西南隅普慈寺内。寺址原为白塔村,北齐时徙县址于此。寺创于晋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原名无边寺,北宋治平年间重修,改额“普慈寺”。 北宋元佑五年(1090年)续修,寺中并建塔,高... [全部]

真圣寺
真圣寺

真圣寺 真圣寺(第六批国保) 时代:金至清 地址:太谷县城东40公里的范村镇蚍蜉村 始建于金正隆二年(1157年),后经明清多次修葺。正殿整体梁架及建筑部件仍保留金代原貌。石窑(入寺之门)为清代遗存... [全部]

无边寺
无边寺

无边寺 无边寺(第六批国保) 时代:宋至清 地址:太谷县城内西南隅普慈寺内 寺址原为白塔村,北齐时迁县址于此。寺创于晋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原名无边寺,北宋治平年间重修,改额“普慈寺”。北宋元祐五... [全部]

安禅寺
安禅寺

安禅寺 安禅寺(第六批国保) 时代:宋至明 地址:太谷县旧城内西南隅安禅寺巷太师附小院内 寺院创建年代不详,宋咸平四年(1001年)再建,元延祐三年(1317年)重修,清光绪年间再次修葺。现仅存藏经... [全部]

冀村村特产列表

太谷熏鸽
太谷熏鸽

太谷熏鸽是太谷县的传统地方名产,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始创于清代。此名产在旧时多为商家大贾招待国内外客商的。当时太谷城内西大街南门楼道巷的“隆盛昌”和太谷南门外“三盛园”的熏鸽最负盛名。 加工太谷熏... [全部]

太谷龟龄集
太谷龟龄集

太谷龟龄集是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的特产。龟龄集目前已行销至香港、澳门等地区,甚至远销东南亚、非、欧、美洲等21个国家。为了满足药品的多样化和出口需要,太谷人用佳酿汾酒作为底酒,将龟龄集酿制成了具有独特... [全部]

郎枣
郎枣

郎枣 郎枣分布于山西省太谷、祁县、平遥等地,为当地主栽品种,约占当地栽培总数的80%左右,栽培历史不详,但数百年生老枣树各枣区生长很多,是当地古老栽培品种之一。果实中大,圆柱形。果皮较薄,深红色,果... [全部]

油面
油面

油面是太谷县的传统食品,状似馒头,经油炸制而成。外酥内软,香甜可口。 清乾隆年间,太谷县即有油馍、油食等油炸食品。到咸丰、同治时,西街“隆盛长”(原名“隆盛昌”)开始生产油面,专供大户人家食用。后来... [全部]

“双太”牌陈醋
“双太”牌陈醋

水秀乡:“双太”牌陈醋:远销海外。太谷“六必居”酱菜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