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陂镇介绍
高陂镇位于大埔县南部,地处韩江中游,是大埔县三大镇之一,也是省定首批重点建设的中心镇和陶瓷科技创新专业镇。东连平原、光德两镇;西滨韩江与古野镇隔江相望;北接湖寮、-两镇;南邻桃源镇和丰顺县潭江镇。总面积809.6平方公里,辖36个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全镇共有人口8.3万人,属汉族,讲客家方言。 据载,明嘉靖以前,有一水源远至20余里,源有白芒畲(今桃源镇与丰顺县边境),经桃源流至九龙湾入韩江,溉田200多亩。其水源高处筑陂圳叫高陂,受这高陂水灌溉田的村寨就叫高陂村(见明、清《大埔县志》)民国《大埔县志》载;高陂圩在韩江东岸,老圩原在高陂寨(今高陂中学校舍旁),清乾隆三十年移此,初称乌槎圩,惟各乡出入市者因习惯多呼旧名,古仍称高陂。民国时期设高陂区署,建国后设区人民政府管辖十三乡,1958年撤区政府改为公社,1981年撤公社改为高陂镇和高陂区,1985年镇区合并为高陂镇至现在。韩江自北入境,先后纳赤山溪、合溪水,延至黄竹居,经丰顺达潮洲。境域状,属河畔低丘陵坡起,镇府驻地在石壁潭,距县城直线18公里,公路里程49公里。全镇有山地面积27万亩,耕地面积2.27万亩。至2000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平均气温为230C,最低气温-40C,平均日照数1720小时。 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甘薯、木薯等。1979年,全镇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6万亩,总产386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125万元,年人均收入58.2元。1990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2万亩,总产量达499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6151.4万元,年人均收入581元。1994年农村社会经济总收入登上亿元台阶,2000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8万亩,总产量715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2.24亿元,农村年人均收入3675元。 高陂街道市区有200多年历史,1931年施行市政建设后,统一店面、骑楼、柱式均以“高”字结构,市容整齐。1984年首次对圩镇进行统一规划建设,1992年再次调整城镇规划。2000年有街道15条总长5600米面积达52000平方米,已铺筑上水泥路面。城区内有镇政府大楼、花园宾馆、高陂中学、中心小学、高富大厦、国税、工商办公大楼等象征城镇新貌的标志性建筑。.还有2个地名与高陂镇同名:江西吉安万安县高陂镇福建龙岩永定区高陂镇以下地名与高陂镇面积相当:黑龙江大兴安岭新林区宏图镇内蒙古呼和浩特武川县哈拉合少乡陕西延安市志丹县永宁镇黑龙江哈尔滨木兰县建国乡四川阿坝松潘县下八寨乡四川阿坝若尔盖县阿西乡福建漳州漳浦县湖西畲族乡青海玉树州玉树市结古镇四川阿坝红原县阿木乡江苏无锡江阴市四川甘孜白玉县沙马乡四川甘孜色达县大章乡
高陂镇景点列表
-
-
百侯名镇旅游区
百侯名镇旅游区位于梅州市首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百侯镇侯南、侯北村,占地约3平方公里,以古镇保存完好的客家古建筑为依托,展示了文风鼎盛的千年客家小镇生生不息的生活画卷。景区分为“百侯印象”“耕读世家... [全部]
-
-
张弼士故居
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埔客家民俗文化村张弼士故居位于广东省大埔县西河镇车龙村。距大埔县城17公里。是集民俗与自然、观赏与游玩于一体的旅游景区。中国葡萄酒之父、张裕酿酒公司创始人张弼士的故居——光... [全部]
-
-
光禄第
光禄第 张弼士故居“光禄第”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 1908年),整座建筑座北向南,土木结构,粗犷严谨,堂皇大观,建筑面积4180平方米,由三堂四横一围构成,是客家围龙屋的一种。屋内有18个厅、1... [全部]
高陂镇特产列表
-
-
大埔青花瓷
大埔青花瓷 大埔县青花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渊源,工艺精良、造型多样、装饰丰富,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独树一帜;目前产量、出口量优势地位突出,居全国同类产品前列。 青花瓷是大埔县的支柱产业,也是... [全部]
-
-
银江家猪肉
大埔县银江镇农户用传统养猪方法饲养的本地土猪体型适中,肉质色泽红润,肥瘦分明,弹力好,口感鲜、滑、脆、甜,不腥不臊,肥而不腻,齿颊留香,已在大埔县城和梅州城区打响品牌,大埔、梅州等地许多餐馆也纷纷打... [全部]
-
-
大埔忆子粄
大埔忆子粄是广东省梅州市大浦县的特产。忆子粄为大埔风味小吃之一,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明末以后,大埔制作的忆子粄已驰誉埔境。产地逐渐向全县扩展。名点忆子粄都必被端给宾客品尝,深得海内外华侨的赞誉。 ...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