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贵州 黔东南州 黎平县 坝寨乡 坝寨村

坝寨村介绍

坝寨村是坝寨乡政府驻地,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全乡境内中心点,黎榕公路穿境而过。东与锦团、路团两村接壤,西与青寨村毗邻,南与连硐村交界,北与蝉寨村相接。海拔为610米。年平均气温16℃左右,最高气温34至35℃,最低气温零下3至5℃。无霜期230天左右。所处地理位置跨东经1080571,北纬260121之间。总面积8.8平方公里。 在明朝永乐年间称天府,至今还有天府之称,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划归路团乡第三保管辖。解放初期仍归路团乡。1961年8月路团工区驻地从路团迁至坝寨,同年更名为坝寨公社,1984年社改乡,生产大队改村民委员会,生产小队改村民小组,直至1992年2月撤区并乡后仍属坝寨乡管辖。 农业主产水稻,水稻种植历史悠久。1983年全面推广优质杂交稻及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500斤增加至现在的亩产1000多斤。亩产量翻了一番。如今,全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部分农户储有余粮。其次产红薯、蔬菜、洋芋、油菜、豆类、辣椒等作物。土特产品有茯苓、松脂、天麻。 林业主产杉、松、楠竹(五组)。其次有麻栗等杂树灌木。70至80年代时与其他村相似,出售林木作为一项主要经济收入。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90年代后,林业方面得到重视,发展林业生产主要以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为主要方式。20年来共完成造成林4200亩,退耕还林150亩。目前林地面积9025亩,森林蓄积量16823立方米。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水利建设的根本目的。1985年国家投资0.5万元,自筹0.22万元新建面麻拦河坝1座和长720米的防渗渠道。受益面积122亩,1988年国家投资0.7万元,自筹0.23万元修建红桥渠道防渗600米,受益面积66亩。2001年11月国家投资1.24万元,五组自筹0.62万元新建人饮及消防水利工程一处,建池2口,蓄水62立方米,受益35户。是年总投资3.8万元新建以消防用水为主的自来水工程一处,建池一口,蓄水50立方米。 1995年集资10.6万元接通国家电网,2000年集资2.2万元进行农网改造,受益全村。1998年五组集8.8万元新建鼓楼一座,精工漂亮的新鼓楼矗立于寨中间,为村寨增添了浓厚的民族色彩。2001年国家投资5.5万元进行村寨道路水泥硬化工程,全长850米,2003年进行消防拆迁12户,并安排和帮助新房建设工程。2004年投资4万元新建村委会办公楼一幢(三间两层)。 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由85年以前简陋的教学条件发展到如今教学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质量明显提高的中心完小,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大力扶持。特别是历届村委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辛勤汗水。1986年11月(自筹)4.2万元新建砖混结构教学楼(除国家投资以外)一幢,面积207平方米。1998年总投资16.8万元又建成一幢砖混结构教学楼,面积321平方米。特别是近几年,为实现“两基”目标,学校和群众共筹集3.98万元以解决“两基”软硬件建设的所需经费。为全乡的“两基”验收合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入学率达100%。2004年国家投资1.6万元购置安装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为普及科技和信息开发创造了基本条件。使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交通、卫生依傍于省、县道和政府驻地优势。 地方经济的发展体现在当地人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条件。85年以前人们的商品意识淡薄,单一性的农业生产使得农村经济十分落后,仅靠卖些木材和出售小禽畜换取生活必需品。进入90年代特别是撤、并建以后,随着新市场的建设扩大后,社会需求增加,部分脑瓜灵活的人积极运用市场进行商贸活动。有搞经纪推销、卖土特产品、蔬菜、瓜果。有买车跑运输,有开门面搞销售、饮食、加工、服务。有凭手艺技术搞建筑、木工,有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等多渠道抓经济收入。有利的条件和苦心经营。经济发展迈出了一大步。由于原来人年均收入仅101元增至现在的2084元,增长20倍。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就居住方面而言,原来拥挤、矮小、昏暗、肮脏状况已不复存在。整洁的街道,宽敞明亮的砖木、砖混结构的楼房勾画出现代农村变化美景。家用电器进入千家万户。各种生产机具、运输机械大大减轻了劳动量。轻松、愉快、美满的幸福生活已展现在人们面前。 全村所辖两个自然寨。即坝寨和现寨、5个村民小组、445户,2014人,耕地面积437.06亩,其中稻田316.716亩,土30.344亩,坝子田占50%以上,全村以侗族为主,杂居汉、苗等民族,有吴、杨、石三姓。古老和新建的鼓楼显示出侗族的浓厚特色。传统的侗族习俗永久不衰,如踩歌堂、赛芦笙、唱侗歌、演侗戏、斗牛、“勿耶”、拜社稷等娱乐活动依然如故,世代流传。 还有1个地名与坝寨村同名:贵州安顺紫云县水塘镇坝寨村

坝寨村地区行政机构

坝寨村景点列表

黎平国家森林公园
黎平国家森林公园

黎平国家森林公园 黎平国家森林公园于2003年12月获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隶属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黎平位于黔、湘、桂三省交界,面积4441平方公里,人口50万,侗族人口32万,为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 [全部]

秦溪白塔
秦溪白塔

秦溪白塔 秦溪白塔,也称秦溪凌云塔,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城西35公里,坐落在敖市镇西南4公里的秦溪村。 塔的四周用土砖、青砖环砌成封闭式的四合大院。青砖砌筑的塔体耸立在四合院正中。大院左侧,秦溪流水潺潺... [全部]

高近古戏台
高近古戏台

高近古戏台 高近古戏台位于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东部高近村中,是目前侗族地区所发现保存最古老的一座戏台,吸引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前往考察、研究。 戏台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古戏台格局... [全部]

堂安侗寨
堂安侗寨

堂安侗寨 堂安侗寨,800多人,住户散居在“班柏”、“几定”两支山脉和“贵近”冲。房屋大多数取南北向,全寨人以赢陆两姓为主,还有潘、蓝、吴、杨、石七种姓氏和睦相处,按传统风俗,寨中陆姓与潘姓又有大陆... [全部]

弄相山森林公园
弄相山森林公园

弄相山森林公园 弄相山位于黔、桂交界处,距县城117公里。隶属地坪乡,土地权属为集体,最高海拔1162米。由于山高坡陡、交通闭塞、远离村寨,山上森林植被未遭破坏,整个生态环境保持完整的原始面貌,是县... [全部]

坝寨村特产列表

黎平侗乡油茶
黎平侗乡油茶

黎平油茶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的特产。黎平县是贵州省油茶主产区之一,已被列为国家油茶发展重点县,生产的“侗乡茶油”获国家“名优品牌”和“放心油”证书。 黎平县是贵州省油茶主产区之一,油茶栽培已有40... [全部]

黎平茶叶
黎平茶叶

黎平茶叶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的特产。黎平县是中国名茶之乡,截止2012年底,黎平县茶叶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0.8万亩。 近几年来,黎平茶业异军突起,成就了众多新秀品牌,它们在黎平侗乡这片红色的沃土中... [全部]

黎平茯苓
黎平茯苓

黎平茯苓 近年来,黎平县成立了县茯苓协会,引导做大做强茯苓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干鲜茯苓集散地”,已具有完整的茯苓菌种培育、种植、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现有茯苓加工企业1家,茯苓菌种生产厂8个,... [全部]

侗家腌鱼
侗家腌鱼

腌鱼是侗族家庭少不了的特殊食物,其制作的时节多在寒露至霜降这段时间。腌鱼的制作过程是:将鱼捉来放入鱼笼或谷箩中浸入清水里。加入揉烂的苦薅,使其鳃及肠内污垢去净,然后将鱼破开,除去杂肠.用适量的米酒将... [全部]

黎平“雀舌茶”
黎平“雀舌茶”

黎平“雀舌茶”以形似畹钉、平扁光直,色翠、味醇、气香,汤色嫩绿清莹,叶底细嫩成朵而闻名,经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审定,属国内优质名茶,获第四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黎平香禾糯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