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广东 佛山市 顺德区 容桂街道 马冈村

马冈村介绍

马冈地处经济蓬勃发展的珠江三角洲中部顺德境内,隶属容桂区管辖,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总面积12平方公里,农业耕地5140.7亩,辖有5个村民小组(股份社),总人口7302人,其中农业人口约6500人,这里环境得天独厚,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八百亩“金钗山”山脉,绿水环绕,风景秀丽;经济持续发展,交通不断改善,毗邻港澳,是顺德著名侨乡,具有对外开放的优势,是顺德市的一个宝岛。 马冈岛有悠久的历史: 在顺德建县之前,马冈岛尚未开村,与马冈岛一河之隔的冲鹤堡潘家村出了一位农民起义领袖黄萧养,黄萧养揭竿起义后,义军的根据地就设在马冈岛的旧桑市,相传有一天,黄萧养的战马受了重伤,死在马冈岛上,身躯变成一座山冈,于是人们就把马冈岛称为“马冈”。由于马冈是义军的根据地,马冈居民很早就受到进步思潮的影响。据说,当时义军为求食水,与当地居民合力挖了一口水井,井成后水清如镜。后来,黄萧养起义失败,在广州白鹅潭的战斗中不幸中箭落水,当日,马冈这口水井的水突然变成红色,马冈的居民后来为悼念这位义军领袖,誉称这口水井为“红泉古井”,并在井壁上镶刻有这四个大字,现在这口古井仍在马西村民小组内,虽水已不红,但甘甜可口不少村民仍喜欢饮用。 1630年,明朝抗清大将军袁崇焕被崇祯皇帝冤杀,其仆人佘义士是顺德马冈马南人,当年佘义士舍家忘死偷葬袁大将军首级,从此三百多年来,佘家世代为袁大将军守墓。一名美联社记者采访如今居住在北京的佘家第十七代守墓人佘幼芝女士后感慨道“我们美国立国也就二百多年,你们佘家却为一个人守墓三百多年,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佘幼芝夫妇于1999年5月返回家乡马冈省亲,她说:“我虽然第一次回到家乡,我对家乡完全陌生,但我家十七代以来都紧记:佘家先祖佘义士是广东顺德马冈人”。临别,马冈乡亲向佘幼芝夫妇赠言:“精忠为国袁将军,肝胆相照佘家人,三百春秋义不改,高尚情操励乡民”。 宋末元初,南宋末代丞相文天祥为挽救危在旦夕的南宋王朝率兵抗击元军,不幸在1278年12月20日于五坡岭被元军所俘,后被押离广州,路过零丁洋,元军招降文天祥,但他以一首《过零丁洋》明志,其中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谓壮士绝唱。之后,宋臣陆秀夫在新会崖们背负8岁的末代儿皇帝投海殉国,南宋灭亡。文天祥随后也被斩,而根据族普记载其后人为避免家族被铲灭而安排其中一脉迁往当年荒凉隐秘的顺德马冈岛,籍马冈岛与世疏远、江河阻隔之生存环境保存下来,避开元朝官府的抄斩。而因为文家避世及“不露声色”的家族传统,所以2002年才发现文天祥后代的墓群,现经顺德民政审查核实,确认了文天祥后代在马冈的这段历史。 明景泰三年(1452年),顺德建县,马冈这个地方受统治阶层的注意。到乾隆2年,清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重新划定行政管辖范围,特别将容桂冲鹤等五堡归县丞管治,称丞属,由县丞驻马冈岛具体管辖,当时县丞的衙门设在现时的马南村民小组,座北向南,背山面水,颇有气势,但现时该衙门遗址已不存在。历史上,马冈岛随着行政活动的频繁,也促进了岛上的文化教育,提高了马冈人的文化素养,据《顺德县志》记载,历史上马冈籍的进士和举人也不少。其中进士有:宋(咸淳)佘安裕;明(嘉靖)佘嘉诏;清(顺治)佘象斗、佘鸿升;清(康熙)佘云祚。而举人有:明(嘉靖)佘光裕;明(万历)冯绍京、佘祖颐、佘裔昌;明(天启)冯泰运、吕望龙、李子朴、佘锦;清(康熙)佘锡祚、佘杜、冯如雷;清(雍正)佘于鹗;清(乾隆)冯光燕;清(道光)佘启发、佘启韶;清(光绪)佘莹、冯瑞兰、佘棠熙、李文星、佘琨、梁元任、梁念棠。 马冈人历来都注重教育,喜爱读书。清(道光)十八年,在众乡绅的倡议下,马冈人在罗村基(现村委会办公楼位置)筹建了一间“金波书院”,这间书院办得较成功,在顺德县也略有名气;到清道光二十三年,马冈乡绅又在神步坊(在现在的马北村民小组)开办了神步社学;到清未民初,马冈岛共有私塾近十家,居民都喜欢让子女识多点字,懂一些道理;解放前夕,以旅港乡亲冯尧敬先生为首的热心人士创办了“私立德兴小学校”,使马冈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渗入了新意。解放后,政府在马冈开办了“第十区第五小学校”,将马冈的教育推向普及化,现在,直至上一学期马冈学校仍是全区农村唯一的一间中小学联办的学校。改革开放以来,马冈就读大专院校青年共107人,其中本科生16人(至2000年5月止)。马冈的教育发展,使马冈人的文化素质日益提高。 清代,书籍的印刷是靠人在木板上刻上字,再下墨印刷而成的。当时马冈居民十有七、八都是干刻板工作。据咸丰三年(1853年)《顺德县志》记载“今马冈镂刻书板,几遍艺林,妇孺皆能为之,男子但依墨迹刻画界线,余并女工,故值廉而行远。但日苏州书贾往往携书入粤,售于坊肆,得值,则就马冈刻所欲刻之板,刻成,未下墨刷印,即携旋江南,以江纸印装,分售海内,见者以为苏板矣。”可见,马冈在清代的刻板职业十分普及,镂刻工艺水平较高。由于马冈人在刻板中长期接触文字,所以当时马冈人不论男女老幼普遍都认识一些文字,而更甚者,吸收所刻书籍的精华,所以马冈人普遍都知书识礼,民风纯朴。 马冈尽管是一个小岛,但光绪年间已有乡渡来往省城,马冈人有较好的条件与外界沟通。随着岁月的变迁,马冈到外面谋生的乡亲不少,据八十年代初调查,马冈籍的人口三分之一在家乡,三分之一在海外,三分之一分布在国内其他地方。历史上尽管外出谋生的马冈人已离乡别井,但马冈人始终情系马冈。 1962年经济生活困难时期,马冈旅港乡亲李仲潮先生带头捐送化肥和种籽给家乡,揭开了解放后马冈侨务工作新的一页。1981年马冈旅港乡亲罗景云先生倡议在港成立建设家乡委员会,发动300多名华侨港澳同胞捐助家乡建设,先后兴建了道路、学校、医院、宾馆等,使马冈的农村建设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1982年,马冈大队(即现时村委会)被评为全国侨务工作先进单位,并派出代表到北京接受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的颁奖。自此,马冈旅港乡亲对家乡建设的捐助持续不断:1994年,冯家彬先生捐资港币100万元建设了“马冈冯派普幼儿园”;1996年李佘少鸿女士捐资人民币100万元兴建了“马冈佘文安松柏苑”;1997年罗丽珊-罗孝家庭捐资港币100万元兴建了马冈学校“罗孝教学楼”;1997年李佘少鸿女士捐资人民币100万元建设了马冈学校“佘文安科艺楼”……。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马冈人忠、义、情兼而有之。

马冈村地区行政机构

马冈村景点列表

李小龙乐园
李小龙乐园

李小龙乐园位于风景秀丽的广东省级旅游度假区——顺德均安镇。乐园面积近3000亩,园内生态环境优美,白鹭湾里鹭鸟飞翔,是典型的岭南丘陵地貌,园内有22座青山环抱,湖泊连绵、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清幽... [全部]

梅庄欧阳公祠
梅庄欧阳公祠

梅庄欧阳公祠在顺德均安镇仓门社区,建于清代光绪八年(1882)。该祠面阔三间,进深两座,后座主体外有后楼,为厨房,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硬山顶式,抬梁式木架结构,头座与后座之间为天井,两旁... [全部]

碧桂园高尔夫球场
碧桂园高尔夫球场

碧桂园高尔夫俱乐部位于顺德市西南部均安镇,其独特的岭南文化神韵与浓郁的水乡风情融汇,被喻为珠江三角洲上的“绿明珠”。碧桂园高尔夫俱乐部就座落于在这块自然环境极佳的“风水宝地”上,是一所集娱乐、度假、... [全部]

顺德宝林寺
顺德宝林寺

吃着好吃的斋饭,在“净土七宝树林”中寻找宝藏。据说:“未有顺德,先有宝林;考之志乘云:其先海滨一孤寺,始建于五代之南汉殇帝光天一年(公元942年),历今千余年。如今太平山西麓的宝林寺是1996年易地... [全部]

顺德生态乐园
顺德生态乐园

顺德生态乐园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的省级旅游度假区顺德市均安镇,占地面积200万平方米,它立足子珠江三角洲历史悠久的基塘农业模式和顺德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集观光、度假、文化、娱乐、生产和环保于一体... [全部]

马冈村特产列表

均安鱼生
均安鱼生

均安人是南宋咸淳年间从南雄珠玑巷逃难到此的移民,受南越人“生食”遗风的影响,均安人很早以前,就有食鱼生的习惯。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清甜雪白薄如蝉,仿若冰融入口鲜。风生水起人钟爱,一见鱼生便垂涎。”... [全部]

均安鱼饼
均安鱼饼

均安乃著名塘鱼产区,用塘鱼制作各种风味食品已有数百年历史,均安鱼饼可算是该类食品之代表作。清代同治年间,均安仓门人欧阳礼志将其父欧阳华长的厨艺发扬光大,创制了煎鱼饼。欧阳礼志最初在均安圩中心街(今华... [全部]

均安大头菜
均安大头菜

一句“均安大头菜,个个都咁大个”的脱口秀,在东南亚地区流传了百年以上,它见证了均安大头菜历史的悠久和这道小吃的别具创意。 均安大头菜一般农历七月初播种,八月中把种苗移植,农历十二月收获,这时每个大头... [全部]

均安拆鱼羹
均安拆鱼羹

均安拆鱼羹是鳙鱼肉为主料,以鱼汤为汤底,辅以其他各种素材,通过顺德均安传统的烹饪工艺烹制而成的菜品。 均安拆鱼羹呈乳白色,口感鲜美,层次分明,味道丰富,气味芳香浓郁。鱼羹的制作在均安已有很悠久的历史... [全部]

均安蒸猪
均安蒸猪

“均安蒸猪”被称为顺德几大名菜中的“贵族”。均安蒸猪最大的特色就是一次蒸整头猪,制作工艺讲究生猪的宰割的刀工,特殊工艺制法和蒸煮火候。均安蒸猪,关键是要有一套大型的烹具,一个超大的农家土灶,一个特大...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