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安徽 宿州市 埇桥区 三八街道 银河社区

银河社区介绍

银河社区简介 银河社区是原大吴、董园、三八等村于2008年12月合并而成。东至磬云路、南至胜利路、西至拂晓大道、北至新汴河,辖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现住人口8000余人,辖区内有“明日世际花园、新都市华庭、120急救中心、市电影公司、大型皖北批发菜场、董园小学、大型企业中石化宿州公司、水泥构件厂等多家单位座落其境内。三八河穿境而过,交通便利,银河社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又引资建成了三勘30层办公大楼。本社区是一个文明、崛起的新社区,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社区服务为重点,不断完善计划生育、调解治保、安全卫生、低保、老龄、工青妇等各项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及三八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和上级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队作用。共驻共建,是全市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社区。 银河社区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结合本社区的特点发挥我们的资源优势,着力在社区文化和社区服务上不断推陈出新,社区服务功能遂步完善,社区有为民全程代理服务大厅,有文化活动中心,有图书阅览室、培训室、民间艺术团、棋牌室等配套设施,为居民学习、娱乐提供活动场所。 银河社区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宣传普及科学知识,破除迷信,抵制-的良好气氛。社区卫生整洁。公共场所做到了净化、绿化、美化。倡导了文明树立新风。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持之以恒。社区居民整体素质提高,对社区认同感增强,积极参于新社区建设,社区剩余劳力得到合理安排。我们通过各项服务、宣传教育更进步提高居民素质,居委会与居民、辖区各单位管理相处极其融洽,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居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整个银河社区变的更加和谐文明,有效推动社区各项事业发展。 银河社区交通便利,东临市三角州公园,北临新汴河、206国道从我社区通过,外部及内部都是投资、开发的好地方。银河社区全体同仁欢迎全国的有志之士来我们这块热土投资发展。 还有3个地名与银河社区同名:安徽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银河社区上海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银河社区浙江省绍兴上虞区曹娥街道银河社区

银河社区地区行政机构

银河社区景点列表

九女坟
九女坟

九女坟位于宿州市墉桥区褚兰镇夏疃村墓山孜北坡,是一座东汉晚期的画像石墓。是安徽省迄今发现规模较大,保存比较完好的东汉晚期画像石墓,是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历史的重要文化遗产,1961年公布... [全部]

宿州林探花府
宿州林探花府

介绍 林探花府座在宿州市杨庄乡林庄,系清代武探花林方标的府第,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方标,字锦堂,力大过人,善施兵器,武艺高强,清嘉庆辛未武科探花,清代名将,历任甘州提标、城守参将、衢州总兵、浙... [全部]

闵子骞祠堂
闵子骞祠堂

闵子骞祠及墓座落在曹村镇闵祠村。三面环山,泉水涌流,环境幽雅。紧傍206国道,交通便利。是我市重点名胜古迹之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闵子名损,字子骞,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名列七十二贤之首,德... [全部]

宿州五柳龙泉
宿州五柳龙泉

介绍 五柳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宿州市市区北约30公里的夹沟镇,处于徐州图库、淮北、宿州三市的中心,总面积35平方公里,这里以“山青、水秀、洞奇、泉灵、稻香”而闻名,景区南、西、北三面环山,植物种类繁多... [全部]

涉故台
涉故台

陈胜、吴广起义遗址---涉故台位于安徽宿州市墉桥区西寺坡镇涉故台村,东距津浦线7KM,西至206国道8KM,交通十分便利。这里古代是一片沼泽地,故名“大泽乡”。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大泽乡起义即... [全部]

银河社区特产列表

宿州王枣子
宿州王枣子

宿州王枣子是安徽宿州埇桥区的特产。 宿州王枣子”为宿州市地方特产的传统中草药,具有一定的消炎、解毒、抗衰、抗疲劳、护肝和胃、醒酒保健、提高自身免疫力等作用,被誉为“天然植物抗生素”。 “王枣子”作为... [全部]

五柳蘑菇鸡
五柳蘑菇鸡

五柳蘑菇鸡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五柳风景区的特色美食。夹沟五柳蘑菇鸡,利用山上产的野蘑菇和本地产的农家土鸡和山泉水烧制而成,具有鸡肉入味而不柴,肉质酥嫩,香辣俱全等特点。 蘑菇鸡:乃野蘑菇炖土鸡... [全部]

大店五香兔肉
大店五香兔肉

大店五香兔肉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的特产。大店五香兔肉是埇桥区传统美食,具有质地酥烂,味鲜醇越嚼越香,筋少,易消化等特点。 兔肉原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外国称之为保健食品“美容肉”,为人们所喜食,其... [全部]

栏杆牛肉
栏杆牛肉

栏杆牛肉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栏杆镇的特产。栏杆牛肉色泽红亮,口味醇正,烂而不腻,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 栏杆牛肉据说有1000多年的历史。栏杆牛肉的陈氏传人祖先,据传是唐代宫廷御厨... [全部]

谷家村蔬菜
谷家村蔬菜

谷家村已有几十年的种菜历史,全村1000多人,2000多亩土地,90%的农民群众从事蔬菜生产经营,90%的土地种植反季节蔬菜,间作套种,一年三茬三熟。实行订单农业,每亩收入1万元左右,产品畅销淮海经...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