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江苏 南京 秦淮区 秦虹街道 中牌楼社区

中牌楼社区介绍

秦虹街道中牌楼社区,成立于1999年8月,位于宏光路以北、双桥门以东、大明路以西,应天大街以南,面积约9万8千平方米。由宇秦园、康业里、康美里、碧水云天、丁家园5个自然小区组成。现有居民住宅楼38栋、平房200户,共有住户3100户,人口8500人。其中老年人口672人、青少年176人、社区居民大多数是由当地失地农民、城市拆迁安置居民组成。现有低保户83户、低保边缘户99户、残疾人86人。辖区单位有世富制衣、秦虹街道办事处、江苏万帮、南京万帮、江苏米兰等。中牌楼社区目前有专职社区工作者5名,居民委员5人,办公用房面积约有650平方米,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有12支,五好文明家庭699户,五好文明楼栋、党员先锋楼道、科普楼道、计生楼道共8个。社区建立了党总支部并下设三个小区党支部。居民委员会下设议事协商委员会、财务理财小组、低保评审小组等;小区引进物业管理后,均实行“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多年来,社区居委会在秦虹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三个文明建设,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8月,我社区居委会建立了公共服务站,实行“一站式”管理,公共服务站办公面积约180平方米,秉承“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竭诚为居民服务。 为使社区内的“孤寡、空巢”老人的生活更加充实,让他们在温馨祥和的氛围中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学”的养老理念,社区托老站在街道办事处的统筹规划下,于2008年5月开始筹建,集“日间照料、上门服务、休闲健身、文化娱乐”等多种服务为一体的社区托老站。中牌楼社区托老站所提供的是无偿服务,是社区老人养心、修神、自娱自乐、消除烦恼,健康向上的好地方。自社区成立至今,获得过“区级平安社区”、“区民主法制社区”“区综合治理先进社区”等各级荣誉称号。 为不断满足居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2008年年底我社区继续试行了“十大服务体系”建设,使“十大服务体系”在满足居民不同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社会就业、改善社区管理,化解社会矛盾、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牌楼社区地区行政机构

中牌楼社区景点列表

大报恩寺碑
大报恩寺碑

大报恩寺碑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大报恩寺碑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南京中华门外  明故宫遗迹 [全部]

明故宫遗迹
明故宫遗迹

明故宫遗迹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明故宫遗迹明代南京市 南京明故宫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是南京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王朝的皇宫,在今中山路南北两侧。明太祖朱元璋攻取集庆(南... [全部]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位于南-庙西侧,是全国惟一的太平天国专史博物馆。馆址瞻园是南京地区仅存的一组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1956年10月1日,由... [全部]

明古城墙
明古城墙

导 游 应天府的正南门——中华门,古称聚宝门,是南京城墙上最大的一座城门,也是我国最大的一座城堡。 瓮城工程雄伟,结构复杂,城分两层,门有四重,建有27个藏兵洞,能藏兵3000。它是我国最大的瓮城,... [全部]

南京赤山
南京赤山

赤山,三百万年前火山喷发由红色砂岩组成,又名赭山、丹山等。海拔288.9米,面积4.2平方公里,松竹密布,泉溪潺潺,山巅云海飘流,气候怡人,气候上下高差3-5℃,水陆交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至禄口国... [全部]

中牌楼社区特产列表

芦蒿炒香干
芦蒿炒香干

芦蒿炒香干 芦蒿炒香干,盐水鸭现在还是南京人待客不可或缺的一道菜,但每每要歉疚地加上一句:现在这鸭子是越来越肥了。外地人来南京,慕名要吃的是芦蒿炒香干,南京人也以“桐蒿只有南京才有”而自居。其实产桐... [全部]

南京钟
南京钟

南京钟 说起南京钟,很多南京人都感到陌生,但它的的确确又是跟雨花石、云锦一样能够代表古金陵特色的南京特产。 南京钟,又叫“本钟”、“苏钟”、“插屏钟”,是明末清初最早在南京根据西洋钟改制的一种南京地... [全部]

南京梅花糕
南京梅花糕

南京梅花糕 梅花糕源于苏州,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梅花糕其形如梅花色泽诱人,故作品尝,人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胜过宫廷御点,大加称赞,故流传至今。在南京梅花糕制作上,后又加入小元宵、青红果、松子仁等... [全部]

辟邪
辟邪

辟 邪 在众多的南京特产中,最能体现南京六朝古都形象的,是一尊神奇威武的石刻——辟邪。辟邪是古代镇墓的神兽,似麒麟而无角,两侧有翼,肌丰骨劲。南朝辟邪石刻最为有名,南京的辟邪很多就是南朝的遗存,作为... [全部]

五香豆
五香豆

五香豆 五香豆又称之为“状元豆”,因为明清时江南贡院的考生喜欢携带五香豆赶考而得名,此豆是用蚕豆制作,至今南京还流传着这样的儿歌:“五香豆,真正香,城里头吃了城外头香…… 目前,南京五香豆保持正宗口... [全部]